途中杂咏(其二)

野店临平坂,荒村人语稀。

步檐惊虎迹,登榻卧牛衣。

客至时争席,童嗔半苦饥。

天涯一翘首,能使旅情微。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情感。

首联“野店临平坂,荒村人语稀”,开篇即展现出旅途的荒凉与寂静。野店,指的是路边的小店,临平坂,则是路旁的斜坡,这两者共同构成了诗人行进途中的背景。荒村,人烟稀少,只有偶尔传来的人语声,更添了几分孤寂与荒凉。这样的景象,让人不禁感受到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颔联“步檐惊虎迹,登榻卧牛衣”,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惊险与困顿。步檐,指行走于屋檐下,此处暗含了行走在野外的艰难。虎迹,象征着旅途中的危险与未知,让人心生畏惧。登榻,意为在简陋的床铺上休息,而卧牛衣,则是形容住宿条件的简陋,甚至可能连床铺都没有,只能躺在牛衣之上。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苦与挑战。

颈联“客至时争席,童嗔半苦饥”,则转而描绘了旅途中的人际交往与生活状态。争席,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中的典故,比喻宾主之间和谐相处,互相谦让。这里用以形容旅途中遇到客人时的友好与热情。然而,“童嗔半苦饥”则揭示了生活的另一面——饥饿与贫困。童,可能是指旅途中遇到的孩子,他们的表情嗔怒,暗示着对食物的渴望与不满。这一联通过对比,凸显了旅途中的喜乐与困苦并存。

尾联“天涯一翘首,能使旅情微”,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内心的微妙情感。天涯,象征着遥远的距离与未知的世界,翘首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然而,在经历了旅途的种种艰辛之后,这种情感变得更为复杂与微妙。诗人或许在心中默默许愿,希望前方能有一片安宁与温暖,以此来慰藉旅途中的疲惫与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行走在旅途中的真实感受,从自然环境到人际交往,再到内心情感的变化,都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旅途的酸甜苦辣。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途中杂咏(其三)

北地殊风候,兼之岁欲残。

辟尘缯覆面,冲雪革为冠。

苦水酴酥酒,腥羹苜蓿盘。

罄囊持一饭,未结主人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途中杂咏(其四)

肩舆不可度,霜滑磴途赊。

倒影疑涵水,长天带落霞。

行人驱蚁队,稚子挽牛车。

同旅时相劳,前村日未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途中杂咏(其五)

寒色暝凄凄,荒墟古木齐。

饥乌时自出,瘦马不闻嘶。

夹毂人相叱,畏途剑独携。

由来贪访胜,到处漫留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逍遥台

下马临高台,迢迢但草莱。

雀罗人事改,花发夕阳催。

废井围荒棘,残碑没古苔。

雍门昔有泪,千载思悠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