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生

人生多离别,佳会难再遇。

如何百里来,三宿便辞去?

有琴不肯弹,有酒不肯禦。

远陟见深情,宁予有弗顾?

洞云还自栖,溪月谁同步?

不念南寺时,寒江雪将暮?

不记西园日,桃花夹川路?

相去倏几月,秋风落高树。

富贵犹尘沙,浮名亦飞絮。

嗟我二三子,吾道有真趣。

胡不携书来,茆堂好同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诸生》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人生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离别与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首句“人生多离别,佳会难再遇”开篇即点出人生的无常与相聚的难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下来,“如何百里来,三宿便辞去?”以具体的场景描述了朋友之间的短暂相聚与分别,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离别的不舍。

“有琴不肯弹,有酒不肯御”两句,通过描写朋友之间虽有琴酒相伴却未尽兴的情景,暗示了更深一层的情感交流与心灵契合的渴望。“远陟见深情,宁予有弗顾?”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表达了对深厚友谊的珍视与不舍。

“洞云还自栖,溪月谁同步?”这两句以自然景象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朋友间的默契与孤独,既展现了友情的美好,也暗示了离别的孤独与无奈。“不念南寺时,寒江雪将暮?”“不记西园日,桃花夹川路?”通过回忆往昔相聚的温馨时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感慨。

最后,“相去倏几月,秋风落高树。”以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色的变化,象征着友情的珍贵与岁月的无情。“富贵犹尘沙,浮名亦飞絮。”这两句深刻揭示了对物质追求的淡漠,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价值与意义。“嗟我二三子,吾道有真趣。”表达了对真正友情与人生真谛的向往与追求。“胡不携书来,茆堂好同住。”则以邀请友人共居茅屋的愿景,寄托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与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相聚、友情、人生价值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王守仁独特的哲学思考与情感表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游来仙洞早发道中

霜风清木叶,秋意生萧疏。

冲星策晓骑,幽事将有徂。

股虫乱飞掷,道狭草露濡。

倾暑物晨发,征夫已先途。

浙米石间溜,炊火岩中庐。

烟峰上初日,林鸟相嘤呼。

意欣物情适,战胜癯色腴。

行乐信宇宙,富贵非吾图。

形式: 古风

别友

幽寻意方结,奈此世累牵。

凌晨驱马别,持杯且为传。

相求苦非远,山路多风烟。

所贵明哲士,秉道非苟全。

去矣崇令德,吾亦行归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赠黄太守澍

岁宴乡思切,客久亲旧疏。

卧痾闭空院,忽来故人车。

入门辩眉宇,喜定还惊吁。

远行亦安适,符竹膺新除。

荒郡号难理,况兹徵索馀。

君才素通敏,窘剧宜有纡。

蛮乡虽瘴毒,逐客犹安居。

经济非复事,时还理残书。

山泉足游憩,鹿麋能友予。

澹然穹壤内,容膝皆吾庐。

惟营垂白念,旦夕怀归图。

君行勉三事,吾计终五湖。

形式: 古风

寄友用韵

怀人坐沈夜,帷灯暧幽光。

耿耿积烦绪,忽忽如有忘。

玄景逝不处,朱炎化微凉。

相彼谷中葛,重阴殒衰黄。

感此游客子,经年未还乡。

伊人不在目,丝竹徒满堂。

天深雁书杳,梦短关塞长。

情好矢无数,愿言觊终偿。

惠我金石编,徽音激宫商。

驰辉不可即,式尔增予伤。

馨香袭肝膂,聊用心中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