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用韵

怀人坐沈夜,帷灯暧幽光。

耿耿积烦绪,忽忽如有忘。

玄景逝不处,朱炎化微凉。

相彼谷中葛,重阴殒衰黄。

感此游客子,经年未还乡。

伊人不在目,丝竹徒满堂。

天深雁书杳,梦短关塞长。

情好矢无数,愿言觊终偿。

惠我金石编,徽音激宫商。

驰辉不可即,式尔增予伤。

馨香袭肝膂,聊用心中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守仁所作的《寄友用韵》。诗中以“怀人”为主题,描绘了诗人深夜思念远方友人的场景。首句“怀人坐沈夜”,点明了时间背景——夜晚,诗人独自一人,思绪万千。接着,“帷灯暧幽光”描绘出室内昏暗灯光下的静谧氛围,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

“耿耿积烦绪,忽忽如有忘”两句,诗人内心情感复杂,既有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似乎在思考与遗忘之间徘徊。接下来,“玄景逝不处,朱炎化微凉”通过季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友人长久未归的忧虑。

“相彼谷中葛,重阴殒衰黄”运用自然景象比喻,谷中的葛藤在浓重的阴影下凋零,象征着友人长时间未归的失落与哀愁。紧接着,“感此游客子,经年未还乡”直接抒发了对友人长期漂泊在外,未能回家的同情和担忧。

“伊人不在目,丝竹徒满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与寂寞,即使周围充满音乐与欢声笑语,但思念之情却难以排解。接下来,“天深雁书杳,梦短关塞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归途遥远、消息难寻的无奈与焦虑。

“情好矢无数,愿言觊终偿”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希望这份深厚的情谊能够得到回报。最后,“惠我金石编,徽音激宫商”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才华与品德的赞美,以及对美好回忆的珍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时光、自然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采薪二首(其一)

朝采山上荆,暮采谷中慄。

深谷多凄风,霜露沾衣湿。

采薪勿辞辛,昨来断薪拾。

晚归阴壑底,抱瓮还自汲。

薪水良独劳,不愧吾食力。

形式: 古风

采薪二首(其二)

倚担青岩际,历斧崖下石。

持斧起环顾,长松百馀尺。

徘徊不忍挥,俯略涧边棘。

同行笑吾馁,尔斧安用历?

快意岂不能,物材各有适。

可以相天子,众稚讵足识。

形式: 古风

龙冈漫兴五首(其一)

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

心在夷居何有陋?身虽吏隐未忘忧。

春山卉服时相问,雪寨蓝舆每独游。

拟把犁锄从许子,谩将弦诵止言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龙冈漫兴五首(其二)

旅况萧条寄草堂,虚檐落日自生凉。

芳春已共烟花尽,孟夏俄惊草木长。

绝壁千寻凌杳霭,深岩六月宿冰霜。

人间不有宣尼叟,谁信申韩未是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