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浴罢

帽束滋头垢,眼昏忌脑沭。

惟此土木躯,间日须一浴。

一洗阴埃消,阳明始来复。

兰汤候温煦,浇背徐濯腹。

伸臂按其胯,摩顶遂至足。

颓然四大蠲,跏趺瞑双目。

放体效戏禽,齿门戛哀玉。

吐纳以绵绵,灵泉任灌沃。

百孔顿嘘蒸,似烟喷钻竹。

暂入无怀乡,希夷路正熟。

小劳身乃泰,琴书间诵读。

涉趣防其流,回光湛内瞩。

逝止随流坎,何须詹尹卜。

庄叟赋逍遥,至人守缘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沐浴后的身心感受与自我反思的过程。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沐浴后身体的轻松与心灵的宁静。

首先,诗人描述了沐浴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束发、避免洗头(可能是因为担心头发油腻或头皮不适),以及对洗澡频率的考量。这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个人卫生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对身体状况的细心观察。

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沐浴的过程:等待水温适宜,从背部开始慢慢清洗直至腹部,手臂自然下垂,从头顶到脚底进行按摩。这一系列的动作不仅体现了沐浴的仪式感,也暗示了身心放松的过程。通过“颓然四大蠲”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沐浴后身体的松弛与舒适。

沐浴后,诗人仿佛进入了某种超脱的状态,形容自己“瞑双目”,放空思绪,如同一只自由自在的鸟儿,口中发出哀鸣般的清脆声音。这不仅是对沐浴后身心愉悦的直接描写,也是对内心平静、精神自由的象征。

接下来,诗人提到通过深呼吸和冥想的方式,让灵泉般的清流滋润全身,百孔都感受到温暖的蒸气,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这种体验既是对身体恢复活力的描述,也是对精神层面净化与提升的隐喻。

最后,诗人通过“小劳身乃泰”表达了劳逸结合的重要性,认为适当的活动能够使身心达到和谐的状态。同时,他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洞察力,避免过度追求外在的纷扰,而是要坚守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沐浴后身体的舒适与心灵的宁静,更蕴含了对生活态度、身心健康以及精神修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旦起理发

金鸡海上鸣,白气发龙宫。

晨起搔短鬓,如霜摧秃松。

茸茸不受栉,堕絮飏游风。

结束神观整,颒嗽耳目通。

冠簪甫云毕,朝谒何太匆。

头岑体复惫,污渍衣重重。

倦骥思枥槽,长鸣擞鬣骢。

闻头责子羽,于我将无同。

富贵不可求,神仙不可逢。

讵无置身策,东郭灌园公。

形式: 古风

和午窗坐睡

家有癯仙椅,坐卧便首肘。

海舶致之来,今复为吾有。

久失还故乡,坐忘不知久。

偃息妥营魂,安閒舒足手。

侍僮疑入定,客到讶中酒。

我生同草木,不材以为寿。

华巅难返童,神理当不朽。

此中别有缘,睡觉两不受。

无想亦无因,非净亦非垢。

纵然化蝶去,不梦漆园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和夜卧濯足

海南无冬春,单衣裹袷裯。

生事亦云足,官贫了不忧。

萤火熠幽轩,黑林叫夜鹠。

洗足未登床,竹屋瓦灯留。

劲风捲檐瓦,墙隙鸣飕飕。

分火烹新泉,聊以芳茗投。

此生愿无馀,何苦利名韝。

飘泊海中槎,身世一沤浮。

地既产狂泉,谁以独醒瘳。

茫茫大块圈,今古跳猕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瞑投海口庵和入寺

野寺半无门,老佛忘其尊。

院残僧不守,流散寄他村。

我以寺为家,见佛即慰存。

海天流日夜,送月复迎暾。

欲持锡杖尖,挑破黄金盆。

阶树定猿守,风檐怖鸽莽。

街鼓严净夜,人语寂黄昏。

剔起佛前灯,残经聊自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