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夜卧濯足

海南无冬春,单衣裹袷裯。

生事亦云足,官贫了不忧。

萤火熠幽轩,黑林叫夜鹠。

洗足未登床,竹屋瓦灯留。

劲风捲檐瓦,墙隙鸣飕飕。

分火烹新泉,聊以芳茗投。

此生愿无馀,何苦利名韝。

飘泊海中槎,身世一沤浮。

地既产狂泉,谁以独醒瘳。

茫茫大块圈,今古跳猕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卧濯足时的内心世界与所见景象,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首句“海南无冬春”点明地点,海南四季如夏,没有明显的季节更替,暗示着生活的平静与稳定。接着“单衣裹袷裯”描述了穿着轻便衣物的生活状态,体现了简朴自在的生活方式。

“生事亦云足,官贫了不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满足的态度,即使官职贫穷,也无须忧虑,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萤火熠幽轩,黑林叫夜鹠”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营造出夜晚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萤火虫在幽暗的轩室内闪烁,黑森林中传来夜枭的叫声,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

“洗足未登床,竹屋瓦灯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夜卧前的场景,洗脚后并未立即上床,而是留恋于竹屋内的灯光,可能是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与舒适。

“劲风捲檐瓦,墙隙鸣飕飕”描绘了夜晚突然刮起的强风,风声从屋檐和墙缝中传来,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充满活力的气氛。

“分火烹新泉,聊以芳茗投”表现了诗人利用火源煮沸新泉水,泡上一杯香茗,以此来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满足。

“此生愿无馀,何苦利名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追求的反思,认为生命中不应有过多的欲望,过分追逐名利只会带来痛苦。

“飘泊海中槎,身世一沤浮”将自己比作漂泊在大海中的木筏,比喻为生命如同浮萍一般无根,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地既产狂泉,谁以独醒瘳”提到当地有一种疯狂的泉水,但无人能独自清醒,可能象征着社会的某种病态或人性的迷失。

“茫茫大块圈,今古跳猕猴”最后两句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将古今人类的活动比喻为猴子跳跃,表达了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以及对宇宙万物的渺小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社会乃至宇宙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沉追问。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瞑投海口庵和入寺

野寺半无门,老佛忘其尊。

院残僧不守,流散寄他村。

我以寺为家,见佛即慰存。

海天流日夜,送月复迎暾。

欲持锡杖尖,挑破黄金盆。

阶树定猿守,风檐怖鸽莽。

街鼓严净夜,人语寂黄昏。

剔起佛前灯,残经聊自温。

形式: 古风

余畜一黄犬行时留以守衙比再渡琼此犬衔衣跳舞感而赋诗和坡公乌喙

邻舍产一獒,乞养权为主。

我行三叮咛,慎勿膏砧俎。

遂与衙役依,晨昏守空户。

及我再来兹,衔衣相向舞。

似欢还似悲,垂首泪如雨。

此畜颇异人,食后浴于浦。

入水性如獭,搏狸气似虎。

别我一岁周,不谓再见汝。

尽识家人貌,兼复解其语。

何物无因缘,三生叩佛祖。

形式: 古风

和连雨独饮

旷怀览千古,事有然不然。

我心古人心,相视在其间。

云胡一体内,强分儒佛仙。

此屈不可伸,连语叫苍天。

混沌无首尾,何物是天先。

茫茫针孔内,今古相往还。

举杯浮积雨,但愿雨连年。

沈冥杯斝中,万事可醉言。

形式: 古风

夜雨衣衿尽湿抱书三徙因诵坡公一夕成三迁之句即用其句和其韵

夜气凉复佳,夕寝方陶然。

我居海之南,老屋阅岁年。

习久安其陋,讵云选地偏。

独恨微官系,未便营舍田。

常思枝鹿游,此地可卜廛。

万感攒中夜,雷声复搅眠。

破屋雨重重,一夕成三迁。

侍儿抱残书,堆拥向案前。

冷灶已沈火,敲石又无烟。

因叹在官贫,或不愧昔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