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
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
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
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
这首诗描绘了夷陵地区岁末时分的景象,显得萧瑟而宁静,鸡犬之声在乱山中回荡,时光荏苒,季节的变迁显得尤为明显。诗人提及当地风俗古朴,游女们梳着简洁的发髻,反映出淳厚的乡土气息。野巫的歌舞则象征着丰年的到来,预示着人民生活的富饶。
对比过去,往日繁华的都邑如今显得简陋,但夷陵之地曾是敌国领土,其江山之壮丽可见一斑。诗人对荆楚地区的先贤遗迹充满敬仰,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最后,他流露出愿意与邻居老者共饮,探讨这片土地的故事,展现出诗人对地方风土人情的深厚兴趣和热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夷陵岁暮的独特风情,以及诗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不详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一麾新命古三齐,白首沧洲愿已违。
轩冕从来为外物,山川信美独思归。
长天极目无飞鸟,积雪生光射落晖。
腊候已穷春欲动,劝耕犹得览郊圻。
东州负海圻,风物老依依。
岁熟鸦声乐,天寒雁过稀。
跨鞍惊髀骨,数带减腰围。
却羡常夫子,终年独掩扉。
落日汉陵道,初寒惨暮飙。
遥看山口火,暗渡洛川桥。
不见新园树,空闻引葬箫。
林鸦栖已定,犹此倦征镳。
支离多病叹衰颜,赖得群居一笑欢。
人老思家甚年少,身闲泥酒过春寒。
来时御柳天街冻,归去梨花禁籞残。
纵使开门佳节晚,未妨双鹤舞霜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