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尧卿

大化本漠漠,有意非其真。

达人造天地,坐啸窥无垠。

先生晚苦节,乐道非乐身。

兼旬九啜食,此际无故人。

我苦窜空谷,木食守素贫。

岂忘左桃义,为世留道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张穆所作的《挽陈尧卿》。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其高尚节操的赞美。

首句“大化本漠漠,有意非其真”,以自然界的广阔无垠比喻人生的大化,指出世间万物虽有其自然规律,但并非完全遵循表面的现象,暗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达人造天地,坐啸窥无垠”两句,赞扬了那些能够洞察宇宙奥秘、超脱世俗的达者,他们能从静默中领悟到无穷的真理,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先生晚苦节,乐道非乐身”是对逝去友人的追忆,称其晚年坚守节操,追求真理而非物质享受,体现了对友人高尚人格的敬仰。

“兼旬九啜食,此际无故人”描述了友人在生前生活简朴,甚至有时连基本的饮食都难以保证,此时此刻,他已离开了人世,身边没有了知心的朋友,流露出对友人孤独与艰苦生活的同情。

“我苦窜空谷,木食守素贫”则是诗人自述,表达了自己身处困境,过着简朴的生活,与友人相似的命运感同身受,进一步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最后,“岂忘左桃义,为世留道津”表明诗人不会忘记友人的道德准则和精神遗产,希望这些宝贵的价值能在世间流传,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述和对友人的回忆,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感染力。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过澹归和尚柚堂

清秋肃肃坐岩扉,九月严霜暗上衣。

檐外闻香知果熟,堂前留草听虫依。

疏林钟后无馀响,残月楼中有剩辉。

犹爱閒云寒未举,丹山岩畔破香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山中避乱怀故园亲友

念得馀生愧饭蔬,力田重忆故人初。

巢云尚累牵鸡犬,饮谷犹能与鹿徂。

五月雨深松阁梦,兼旬烽断莞城书。

三都正是愁珠玉,桑里贫交草满闾。

形式: 七言律诗

社集水月庵

水庵僧静野鸥多,只合清秋日日过。

花压小桥通酒艇,笛闻空浦散渔蓑。

丹枫渐落晴江叶,素月将洄远岸波。

何必种桃堪隔世,自无閒客叩烟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除夕徐将军幕度岁

年年幕府重留宾,国干如云古帅臣。

知己梦惟存范式,长鸣心竞托方歅。

天寒更助高牙肃,帝泽先归细柳春。

岁晚锦堂开绮宴,醉乡忘记未归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