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禅者在柚堂中静坐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
首联“清秋肃肃坐岩扉,九月严霜暗上衣”以“清秋”、“肃肃”点明季节与氛围,禅者在岩石之门静坐,九月的严霜悄悄覆盖了他的衣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环境。
颔联“檐外闻香知果熟,堂前留草听虫依”转而描写禅堂外的景象。檐下飘散着果香,暗示柚子已成熟;堂前留下的草丛中,虫鸣声声,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颈联“疏林钟后无馀响,残月楼中有剩辉”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钟声过后,疏林间只剩下微弱的回响;楼中残留的月光,照亮了夜色,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美感。
尾联“犹爱闲云寒未举,丹山岩畔破香归”以“闲云”为喻,表达了对禅者内心平静、超脱世俗的赞美。即使寒气未散,云仍悠闲自在;丹山岩畔,香气四溢,仿佛是禅者心灵的归宿,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禅者在柚堂中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深秋的自然之美与禅宗的宁静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禅者生活状态的欣赏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