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岭贾似道园池

檀板歌残陌上花,过墙荆棘刺檐牙。

指挥已失铁如意,赐予宁存玉辟邪。

败屋春归无主燕,废池雨产在官蛙。

木棉庵外尤愁绝,月黑夜深闻鬼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檀木板上唱完了路边的花朵,越过墙头的荆棘刺痛了屋檐。
曾经的指挥棒已经不在,象征权力的玉辟邪还能留存吗?
春天来到,无人问津的破屋中,燕子找不到主人,雨水滋养了官家的池塘里的蛙声。
木棉庵外面更是愁苦至极,深夜月黑,只能听到鬼车的哀鸣。

注释

檀板: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于伴奏歌唱。
荆棘:多刺的灌木,常用来形容环境荒凉或困难。
铁如意:古代官员的仪仗,象征权力。
玉辟邪:玉制的吉祥物,常用于装饰,有驱邪避凶之意。
败屋:破旧无人居住的房子。
鬼车:民间传说中的夜鸟,叫声凄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荒废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的无奈。"檀板歌残陌上花"一句,通过檀板(一种古代乐器)的哀曲与荒废的道路两相对比,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悲伤。"过墙荆棘刺檐牙"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封闭和隔绝的状态,荆棘长满,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的冷漠。

"指挥已失铁如意"中,“铁如意”原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器,此处则暗示着权力与控制力的丧失。"赐予宁存玉辟邪"一句,玉辟邪是一种美丽的玉器,但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

"败屋春归无主燕"、"废池雨产在官蛙"两句,通过荒废的建筑和自然界的生机,展示了时间流逝与生命循环的主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个人的命运无常。

最后两句“木棉庵外尤愁绝,月黑夜深闻鬼车”则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恐怖的氛围。木棉庵可能是诗人心灵的避难所,而"愁绝"表达了诗人的深沉忧虑;"月黑夜深闻鬼车"则让人联想到了超自然的世界,增添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恐惧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荒废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动荡、个人命运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

汤仲友(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惠山寺

梁溪停短棹,带月步西关。

路尽忽逢寺,松多不见山。

岩腰云殿古,洞口石泉闲。

到此正吟苦,秋声满树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枫桥

出城才七里,地僻罕曾过。

孤塔临官路,三门背运河。

钟鸣惊宿鸟,墙矮入渔歌。

醉里看题壁,如今张继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山行

攀藤缘绝壑,野鹿场边去。

鸟衔山果来,落在鹿眠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咏石僧

云作袈裟石作僧,岩前独立几经春。

有人若问西来意,默默无言总是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