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答人问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思念与问候,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现状的感慨和无奈。
首联“故人劳问讯,贱子愧荒宁”点明了主题,诗人因老友的关怀而感动,同时又因自己生活的荒芜而感到惭愧。这里“故人”指的是老朋友,“贱子”则是诗人谦称自己,表达了一种谦逊的态度。
颔联“习懒诗才减,消閒酒量□”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因为习惯于懒散,导致创作才华有所减退;在消遣时,酒量也似乎不如从前。这里的“□”可能是指“减”,但原文未给出具体字,此处省略,需根据上下文理解为“减”。
颈联“延宾惟具茗,教子自挑灯”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简单与朴素。他只能以茶款待宾客,亲自为孩子挑灯夜读。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生活的清贫与对子女教育的重视。
尾联“天地优吾老,西畴谷巳升”则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的接受与感慨。他认为天地给予了他年老的恩赐,而西田里的谷物已经成熟,象征着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自然规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