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道中

万雉参差云雾开,四千里外客重来。

平冈日出车牛喘,古道尘飞驿骑回。

白玉至今传楚璞,黄金自古说燕台。

高楼红旆应如昨,莫遣新杯到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高大的城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远方的客人再次来访。
平缓的山坡上朝阳升起,驾车的牛儿和行人疲惫喘息,古老的道路上尘土飞扬,信使骑马返回。
白玉的故事流传至今,源于古代楚地的玉石璞玉,黄金自古以来就被提及,与燕台相关。
昔日高楼上的红色旗帜想必依旧,但请不要让新的酒杯取代旧的,保留那份情感。

注释

万雉:高大的城墙。
参差:高低不齐。
云雾开:云雾散去。
四千里外:遥远的地方。
客重来:客人再次来访。
平冈:平缓的山坡。
日出:朝阳升起。
车牛喘:驾车牛喘息。
古道:古老的道路。
尘飞:尘土飞扬。
驿骑:信使骑马。
白玉:白玉。
楚璞:古代楚地的玉石璞玉。
黄金:黄金。
燕台:燕国的名胜之地。
高楼:高楼。
红旆:红色旗帜。
如昨:依旧。
新杯:新的酒杯。
酒杯:旧的酒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通州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文化底蕴。

万雉参差云雾开,四千里外客重来。

这一句点明了旅途之艰难与个人对于远方故土的渴望。"万雉"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峦,而"云雾"则是自然景观中常见的情境,它们交织出一幅壮丽图画,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远方的思念。

平冈日出车牛喘,古道尘飞驿骑回。

这里写的是旅途中的劳顿,"平冈"指的是广阔的原野,而"日出"则是时间的流逝,"车牛喘"和"古道尘飞"共同描绘了一幅行者跋涉于漫长道路上的景象。"驿骑回"则暗示了旅途中的奔波与疲惫。

白玉至今传楚璞,黄金自古说燕台。

这一句则是对历史的回顾和文化遗产的赞美,通过对"白玉"和"黄金"这两种宝物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文明的缅怀与尊崇。

高楼红旆应如昨,莫遣新杯到酒杯。

最后一句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当前生活的一种渴望。"高楼红旆"指的是高楼上飘扬的旗帜,而"应如昨"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中人们情感的连绵不绝。"莫遣新杯到酒杯"这一句,则是在提醒读者珍惜当前的美好时光,不要让新的欢乐取代旧日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以及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阅城壁

内江外海四周围,正是绸缪户牖时。

北瞰登莱山不碍,东渐倭丽汛难期。

未须鹞鹢增威势,已觉狌鼯受指麾。

敢谓虚名弹压得,多应一念老天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高桥舟中二首(其二)

小麦青青大麦黄,海乡风物亦江乡。

篮铺蚕种提归急,肩夯牛犁出去忙。

春涨半篙波潋滟,晓山一带色微茫。

东风客子思归切,不待啼鹃也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高桥舟中二首(其一)

小队旌旗西郭头,笋舆缓步看农畴。

十分田有九分辟,今岁人无去岁忧。

贴水新秧头欲起,连云宿麦颔都收。

天怜老子勤民瘼,赐与丰年不待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宿省

襆被趋省宿,披襟对晚凉。

古心知老树,生意见新篁。

钟鼓鸣将合,蜩蝉咽更长。

静中观物化,谁与共平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