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番

界未标铜柱,疆曾划土牛。

犬羊区异类,糜鹿信同俦。

奈有髑髅癖,能无性命忧。

抽藤与伐木,莫浪越山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防番》是清代诗人李若琳所作,通过其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边防的紧张氛围和对安全的深切忧虑。

首句“界未标铜柱”,以“铜柱”象征边界标志,暗示边境线尚未明确划定,可能存在着领土争议或边界模糊的问题。接着,“疆曾划土牛”则进一步描述了过去曾经尝试划分疆域,但并未形成稳固的边界线,显示出边界的不确定性和历史上的冲突。

“犬羊区异类,糜鹿信同俦”两句运用比喻,将不同民族或文化背景的人群比作“犬羊”和“糜鹿”,形象地描绘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界限和差异。同时,也隐含着对和谐共处的渴望,以及对因差异而引发冲突的担忧。

“奈有髑髅癖,能无性命忧”表达了对生命安全的深深忧虑。髑髅癖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对死亡或暴力的恐惧和厌恶,强调了在边防地区生活的人们时刻面临着生命安全的威胁。

最后,“抽藤与伐木,莫浪越山头”则是对如何维护边防安全的具体建议。这里的“抽藤”和“伐木”可能是隐喻,意指清除障碍、加强防御,而“莫浪越山头”则告诫人们不要轻率越过边界,强调了边防纪律和警戒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清代边疆地区的复杂局势和人们对国家安全的深刻关注,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警示性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对边防问题的深切思考和忧虑。

收录诗词(15)

李若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祀灶

水火资生活,庖厨藉割烹。

人间炊爨主,天上屈伸衡。

见说仙舆驾,均于此日行。

缅怀俞净意,精白寸心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迎春

凤纪颁夷岛,鸿钧入后台。

人方循海迓,天已送春来。

岁稔民同乐,官微老暗催。

捧符经半载,步德未能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海防

路自台阳出,隆隆始一湾。

四围皆大海,五省仗雄关。

天堑飞难渡,楼船利足患。

圣朝虽恃德,不敢弛防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除夕

欲与民更始,胥将旧染除。

一年终此夕,万户贴新符。

老去心犹壮,春来病欲苏。

天教能健饭,不必到澎湖。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