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列位簪缨序,隐居林野躅。

徇物爽全直,栖真昧均俗。

若人兼吏隐,率性夷荣辱。

地藉朱邸基,家在青山足。

暂弭西园盖,言事东皋粟。

筑室俯涧滨,开扉面岩曲。

庭幽引夕雾,檐迥通晨旭。

迎秋谷黍黄,含露园葵绿。

胜情狎兰杜,雅韵锵金玉。

伊我怀丘园,愿心从所欲。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翻译

在仕宦之列,选择隐居山林。
顺应自然,放弃世俗的公正追求,寻求真实的宁静。
如能兼顾官职与隐逸,随性而活,不以荣辱为念。
居住在贵族的府邸附近,但内心满足于青山绿水。
暂时放下官职,谈论田园之事,以粟米为食。
在山涧边建造房屋,门对着曲折的岩石。
庭院深幽,晚雾常至,屋檐高远,清晨阳光照入。
秋天谷物金黄,园中葵叶含露,清新宜人。
喜爱兰花杜鹃,生活高雅,如金玉般清脆。
你我向往田园生活,心愿只随心意而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列位簪缨序,隐居林野躅”即设定了诗人的隐逸志趣,他将自己比作植物,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自在。

“徇物爽全直,栖真昧均俗”表明诗人对待世事持有一种直接而不加修饰的态度,不为世俗所羁绊,保持着本真的性情。紧接着,“若人兼吏隐,率性夷荣辱”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名利得失的超然态度,他的人生追求是顺应自然和内心的真实感受。

“地藉朱邸基,家在青山足”描绘了一种根植于大自然之中的居所,这里的“家”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避风港,更是精神上的栖息之地。随后的“暂弭西园盖,言事东皋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他愿意在这里安顿下来,过上一段自给自足的生活。

“筑室俯涧滨,开扉面岩曲”、“庭幽引夕雾,檐迥通晨旭”则具体描绘了诗人居所的景象,这里有山水、岩石和清晨的阳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迎秋谷黍黄,含露园葵绿”通过对季节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周期的感知,以及他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末尾的“胜情狎兰杜,雅韵锵金玉”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他的情感丰富而又不失高洁,这里的“兰杜”和“金玉”象征着纯净和坚硬。

最后,“伊我怀丘园,愿心从所欲”表达了诗人对这份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和满足,他的心灵在这里得到了自由和解脱。这一系列的意象构建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

收录诗词(213)

李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 字:巨山
  •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 生卒年:644~713

相关古诗词

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

奉诏受边服,总徒筑朔方。

驱彼犬羊族,正此戎夏疆。

子来多悦豫,王事宁怠遑。

三旬无愆期,百雉郁相望。

雄视沙漠垂,有截北海阳。

二庭已顿颡,五岭尽来王。

驱车登崇墉,顾眄凌大荒。

千里何萧条,草木自悲凉。

凭轼讯古今,慨焉感兴亡。

汉障缘河远,秦城入海长。

顾无庙堂策,贻此中夏殃。

道隐前业衰,运开今化昌。

制为百王式,举合千载防。

马牛被路隅,锋镝销战场。

岂不怀贤劳,所图在永康。

王事何为者,称代陈颂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奉教追赴九成宫途中口号

委质承仙翰,只命遄遥策。

事偶从梁游,人非背淮客。

长驱历川阜,迥眺穷原泽。

郁郁桑柘繁,油油禾黍积。

雨馀林气静,日下山光夕。

未攀丛桂岩,犹倦飘蓬陌。

行当奉麾盖,慰此劳行役。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宝剑篇

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

淬绿水,鉴红云,五采焰起光氛氲。

背上铭为万年字,胸前点作七星文。

龟甲参差白虹色,辘轳宛转黄金饰。

骇犀中断宁方利,骏马群騑未拟直。

风霜凛凛匣上清,精气遥遥斗间明。

避灾朝穿晋帝屋,逃乱夜入楚王城。

一朝运偶逢大仙,虎吼龙鸣腾上天。

东皇提升紫微座,西皇佩下赤城田。

承平久息干戈事,侥幸得充文武备。

除灾辟患宜君王,益寿延龄后天地。

形式: 古风

我有昆吾剑,求趋夫子庭。

白虹时切玉,紫气夜干星。

锷上芙蓉动,匣中霜雪明。

倚天持报国,画地取雄名。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