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相近竹参差,相过人不知。
幽花欹满树,小水细通池。
归客村非远,残樽席更移。
看君多道气,从此数追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雅的田园风光图。开篇“相近竹参差,相过人不知”两句,通过对比竹子和行人的高度差异,传达了自然景物与人类活动之间微妙的关系,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超然于世俗之外的情怀。
接着,“幽花欹满树,小水细通池”进一步渲染了这片宁静的氛围。幽深的花朵在树上盛开,清澈的小溪缓缓流向池塘,都塑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安详自得的画面。
“归客村非远,残樽席更移”则转入了对归途旅人的描写。旅人返回的村庄并不遥远,而那剩余的酒杯和稍微移动的坐席,都透露出一种悠闲且享受自然之美的心境。
最后,“看君多道气,从此数追随”表达了一种对于诗中景物或人物精神状态的赞赏,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想要跟随这种意境、气质的愿望。这里的“道气”指的是一种超越世俗,接近自然与哲学思考的高尚情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穷老真无事,江山已定居。
地幽忘盥栉,客至罢琴书。
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
时闻系舟楫,及此问吾庐。
此老已云殁,邻人嗟亦休。
竟无宣室召,徒有茂陵求。
妻子寄他食,园林非昔游。
空馀穗帷在,淅淅野风秋。
燕入非旁舍,鸥归祗故池。
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
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
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
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
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
扁舟不独如张翰,白帽还应似管宁。
寂寞江天云雾里,何人道有少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