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仞峰头碧玉坛,丹霞为佩月为冠。
应知一化金仙后,象教唯从过去看。
这首诗描绘了老君岩的壮丽景象与历史韵味。首句“万仞峰头碧玉坛”,以“万仞”形容山峰之高,用“碧玉坛”比喻其翠绿而庄严的外观,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接着,“丹霞为佩月为冠”,进一步描绘了岩石在日月交替下的色彩变幻,如同佩戴着红霞,头戴皓月,既生动又富有想象力。
“应知一化金仙后”一句,暗示了老君岩可能与传说中的金仙有关联,或是经历了某种神圣的转化,增添了神秘色彩。最后,“象教唯从过去看”,则表达了对古老宗教文化的追思与敬仰,提醒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不应忘记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老君岩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巧妙融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传递出对过往文明的深深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不详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朗公已逐诸缘灭,此石何缘号朗公。
莫向精魂论片石,都无生灭是真空。
马上朝朝望翠微,山中处处有泉飞。
人间岐路能如此,半点红尘不上衣。
烟林六月早凉生,夹道青山画不成。
流水亦知人送客,潺湲学作断肠声。
百岁真僧住翠微,白毫光散六铢衣。
逢迎犹自过山半,指点岩泉步似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