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一)御阅还上郭殿帅

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

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

细柳营开,团花袍窄,人指汾阳郭令公。

山西将,算韬钤有种,五世元戎。旌旗蔽满寒空。

鱼阵整、从容虎帐中。

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箭飞如雨,霹雳鸣弓。

威撼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风。

中兴事,看君王神武,驾驭英雄。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边塞图景。在这首《沁园春》中,作者刘过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军事生活的独特感悟,将读者带入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 这几句描绘了一位将领威武庄严的形象,他身着猩袍,佩戴玉带,远眺翠绿的山色,而他的坐骑则如同腾飞的龙一般。

接着,"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 描写了军队的壮观场面,貂蝉和鳞甲交织成一片威武的画面,而貔貅不断、万骑如云,更显出了军力的强大。

细柳营开,团花袍窄,人指汾阳郭令公。这几句则转向了人物描写,细柳营地辉映,团花袍衬托出主角色的端庄,而"人指汾阳郭令公" 一语,则是对这位将领身份的点睛之笔。

山西将,算韬钤有种,五世元戎。旌旗蔽满寒空。这部分描绘了将军家世代承袭的武功和家族背景,以及他们所飘扬的旌旗在苍穹天际间形成的一片壮丽。

鱼阵整、从容虎帐中。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箭飞如雨,霹雳鸣弓。这几句则是对军事行动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军队严密有序的阵式,以及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武器的锋利。

威撼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风。中兴事,看君王神武,驾驭英雄。这最后一段,是对整个国家形势的点评,将军之威能撼动边疆,国力强盛能够震慑外敌,而"中兴事"则是对朝廷复兴希望的一种表达,同时也展现了君王驾驭英雄的壮举。

整首诗通过对将士、战马、旌旗等元素的精细刻画,展开了一幅幅员阔的边塞图景,并以此来映照出当时社会背景和战争氛围。诗人以其深厚的情感和鲜明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英雄气概、战火硝烟的历史画卷之中。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八)

柳思花情,湖山应怪,先生又来。

想旧时谈舌,依然解使,六丁奔走,驱斥风雷。

翠袖传觞,金貂换酒,痛饮何妨三百杯。

人间世,算谪仙去后,谁是天才。碧窗画鼓船斋。

胸次与乾坤一样开。

试云间招手,下呼馀子,逡巡去矣,但觉尘埃。

若是花时,无风无雨,一日须来一百回。

教人道,看玉山自倒,不用相推。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二)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

缓辔徐驱,儿童聚观,神仙画图。

正芹塘雨过,泥融路软,金莲自策,小小篮舆。

傍柳题诗,穿花劝酒,嗅蕊攀条得自如。

经行处,有苍松夹道,不用传呼。清泉怪石盘纡。

信风景江淮各异殊。

记东坡赋就,纱笼素壁,西山句好,帘卷晴珠。

白玉堂深,黄金印大,无此文君载后车。

挥毫罢,看淋漓雪壁,真草行书。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十三)咏别

一别三年,一日三秋,庶几见之。

念丹霞秋冷,风巾雾屦,五湖春暖,雨笠烟蓑。

山水光中,要人携手,独欠金华俞紫芝。

谁知道,向酴醾香里,杯酒同持。油然川泳云飞。

但口不能言心自知。

便狂敲铜斗,我歌君和,醉拈如意,我舞君随。

风韵如君,岂堪言别,别后如之何勿思。

须金玉,再相逢莫负,芷约兰期。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十一)赠王禹锡

自注铜瓶,作梅花供,尊前数枝。

说边头旧话,人生消得,几番行役,问我何之。

小队红旗,黄金大印,直待封侯知几时。

杯行处,且淋漓一醉,明日东西。如椽健笔鸾飞。

还为写春风陌上词。

便平生豪气,销磨酒里,依然此乐,儿辈争知。

霜重貂裘,夜寒如水,饮到月斜犹未归。

仙山路,有笙簧度曲,声到琴丝。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