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江寺兼求药子

隋朝旧寺楚江头,深谢师僧引客游。

空赏野花无过夜,若看琪树即须秋。

红珠落地求谁与,青角垂阶自不收。

愿乞野人三两粒,归家将助小庭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楚江边的隋朝古寺里,深深感谢僧人引领我游览。
空闲时欣赏野外的花朵无需过夜,若想看奇异的树木就得等到秋天。
红润的果实落在地上向谁索取,青色的果实在台阶下自然无人收取。
希望向山野之人讨得三四颗,带回家中为小庭院增添一份清幽。

注释

隋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旧寺:古老的寺庙。
楚江头:楚江的源头或江边,这里指长江中游地带。
师僧:指寺院中的僧侣。
引客游:带领客人游览。
空赏:空闲时欣赏。
野花:野外自然生长的花。
无过夜:不需要停留到夜晚。
琪树:传说中的奇树,这里比喻寺中特别的树木。
即须秋:就必须等到秋季。
红珠:形容成熟的红色果实,可能指樱桃等。
落地:掉落到地面。
求谁与:向谁寻求(被捡起)。
青角:青色的果实或果子的一端,可能指未成熟的果实。
垂阶:挂在台阶旁。
自不收:自然没有人去采摘。
愿乞:希望讨要。
野人:这里指山野中的居民。
三两粒:少量的果实。
归家:带回家里。
将助:将有助于。
小庭幽:小庭院变得更加幽静美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客在隋朝旧寺的轻松游历,随着师僧的引导,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空赏野花无过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短暂感受,而"若看琪树即须秋"则透露出一种时光易逝的感慨。

接着,诗人通过"红珠落地求谁与"和"青角垂阶自不收"两句,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景。"愿乞野人三两粒,归家将助小庭幽"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得到一点帮助以便于自己的简朴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生活态度。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淡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题应圣观

精思堂上画三身,回作仙宫度美人。

赐额御书金字贵,行香天乐羽衣新。

空廊鸟啄花砖缝,小殿虫缘玉像尘。

头白女冠犹说得,蔷薇不似已前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花子赠渭州陈判官

腻如云母轻如粉,艳胜香黄薄胜蝉。

点绿斜蒿新叶嫩,添红石竹晚花鲜。

鸳鸯比翼人初帖,蛱蝶重飞样未传。

况复萧郎有情思,可怜春日镜台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所赁宅牡丹花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

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燋。

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题法云禅院僧

不剃头多日,禅来白发长。

合村迎住寺,同学乞修房。

觉少持经力,忧无养病粮。

上山犹得在,自解衲衣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