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四)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吴地的孩子们在海边长大,他们冒险求利,不顾生死,毫不怜惜自己。
如果东海之水知道明君的心意,它应该会帮助盐碱地变为肥沃的桑田。

注释

狎涛渊:在海边嬉戏,亲近大海。
冒利轻生:冒险追求利益,不顾生命危险。
明主意:明智的领导者的心愿。
斥卤:盐碱地,不肥沃的土地。
桑田:比喻肥沃的土地,这里指适合种植桑树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四)》。诗中描绘了诗人观赏潮汐时的心境和情感。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

这里,“狎涛渊”指的是对滔滔大水的喜爱与熟悉,而“冒利轻生不自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只顾个人利益、不顾生命安危的人感到不可理解和鄙视。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这两句中,“东海”指的是潮汐的所在之地,而“明主意”则是指统治者英明的决策。“斥卤变桑田”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明君的英明领导,能够改变天下,使得污浊变清净,如同盐碱之地变为良田。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潮汐壮观,更蕴含着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关怀,以及对英明统治者的期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五)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东阳水乐亭

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钟水,又不学哥舒横行西海头,归来羯鼓打凉州。

但向空山石壁下,爱此有声无用之清流。

流泉无弦石无窍,强名水乐人人笑。

惯见山僧已厌听,多情海月空留照。

洞庭不复来轩辕,至今鱼龙舞钧天。

闻道磬襄东入海,遗声恐在海山间。

锵然涧谷含宫徵,节奏未成君独喜。

不须写入薰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

形式: 古风

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次其韵二首(其一)

少年饮红裙,酒尽推不去。

呼来径山下,试与洗尘雾。

痴马惜障泥,临流不肯渡。

独有汝南君,从我无朝暮。

肯将红尘脚,暂著白云屦。

嗟我与世人,何异笑百步。

功名一破甑,弃置何用顾。

更凭陶靖节,往问征夫路。

形式: 古风

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次其韵二首(其二)

龙亦恋故居,百年尚来去。

至今雨雹夜,殿闇风缠雾。

而我弃乡国,大江忘北渡。

便欲此山前,筑室安迟暮。

又恐太幽独,岁晚霜入屦。

同游得李生,仄足随蹇步。

孔明不自爱,临老起三顾。

吾归便却扫,谁踏门前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