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圆觉天台教寺

大圆觉境清凉地,要阐毗卢贝藏开。

飞锡不妨随鹤下,蟠桃曾见有龙来。

相逢定性三生路,尽了尘心万劫灰。

忆我初年慕禅蜕,石桥烟雨过天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禅意与自然和谐的画面。首句“大圆觉境清凉地”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与宁静的境界之中。接着,“要阐毗卢贝藏开”一句,不仅展现了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也暗示了探索与发现的精神。

“飞锡不妨随鹤下,蟠桃曾见有龙来”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鹤与龙的形象分别象征着高洁与神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与超然境界的向往。同时,这一场景也寓意着在修行与悟道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相逢定性三生路,尽了尘心万劫灰”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对于修行的重要性。通过“三生路”的概念,诗人表达了对生命轮回与因果报应的思考,而“尽了尘心万劫灰”则意味着在经历了无数世的磨砺之后,内心最终会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纯净状态。

最后,“忆我初年慕禅蜕,石桥烟雨过天台”两句,以回忆的方式回顾了诗人最初接触禅学的经历,以及通过艰苦修行,最终达到心灵升华的过程。整个诗句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融,既是对个人修行之路的反思,也是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求。

收录诗词(117)

邓文原(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 字:善之
  • 籍贯:绵州(今四川绵阳)
  • 生卒年:公元1258年至1328年

相关古诗词

送俞观光赴义塾师

越山岚翠俯青溪,念子怀归岁屡移。

乘兴未寻安道宅,传经且下仲舒帷。

稻粱秋足飞鸿外,灯火凉生积雨时。

东老收书兼好客,何人诗写石榴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张繇所画霜林云岫图

惭余生也晚,未能识君颜。

宿秉川岳气,时发胸臆山。

涧壑自回互,溪林若萦环。

云光映天色,秋叶舒锦斑。

室中有扬子,向晚启玄关。

何如尘外侣,日夕相与还。

悠悠个中意,未许落人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阎立本西岭春云图

旅人陟春山,回互临幽绝。

马首触层云,鸟鸣当三月。

桃萼烂虚空,松风吹洞越。

高岑上青苍,曲磴夐敧缺。

涧壑泻飞流,烟霭忽明灭。

灵仙扣丹房,素女开瑶穴。

乡关在遐方,中情向谁说。

忽闻上方钟,午餐僧已设。

阎子为此图,玩之未能辍。

恐为造化憎,堤备六丁掣。

形式: 古风

卢鸿庐岳观泉图

九江峙庐岳,盘回几许深。

绝壁倚霄汉,溅瀑直千寻。

飕飗松风至,髣髴苍龙吟。

叠石挺琼树,飞楼起危岑。

流沫洒虚阑,长歌响涧阴。

云深草木润,风度烟景沈。

何来暂停辔,于焉散烦襟。

余以罹尘鞅,未得谐夙心。

能知此中意,奚事方外寻。

良图为尔袭,比胜双奇琛。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