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其三)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

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

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翻译

清明时节没过多久,东风就变得猛烈无情。
心情低落,没有兴致去寻找春天的美景,闲置了秋千绳索。
身姿消瘦,连翠绿的裙子都显得交叠,病弱使得轻薄的丝罗衣裳更觉单薄。
实在无法忍受再打开窗帘,看着寂寞的梨花纷纷凋零。

注释

寒食:清明节。
恶:猛烈, 无情。
无绪:心情低落。
寻芳:寻找春景。
闲却:闲置。
秋千索:秋千绳索。
玉减:形容人消瘦。
翠裙:绿色的裙子。
怯:害怕, 敏感。
罗衣:丝质的衣服。
不忍:无法忍受。
寂寞:孤独, 寂静。
梨花落:梨花凋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生查子·寒食不多时》,展现了春天的萧索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开篇“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写出了春末夏初之际,冷风依旧,气候反复无常,时间流转迅速,而季节变化却显得缓慢。

接着,“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望。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花开满径的时节,但诗中并没有看到这样的景象,而是一种萧瑟与寂寞。诗人缺乏寻芳问柳的情趣,反而把秋千(一种室内游乐设施)闲置不用,显得无聊和颓废。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则描绘了一幅女子因春困或病痛而消瘦的画面。她的玉肌变得更加清瘦,她穿着的翠绿色衣服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而她那病弱的身体只能裹在薄薄的罗衣之中,透露出一种脆弱与不适。

最后,“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则是诗人对外界美景的一种无奈和悲凉。即便窗外可能还有梨花轻轻飘落,但诗人却没有勇气去揭开帘幕,一窥芳容,她选择了逃避,这份寂寞与不忍心之间的矛盾,反映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春日萧索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是一首充满了悲秋之情的词作。

收录诗词(367)

朱淑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 号:幽栖居士
  •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约1135~约1180

相关古诗词

后庭花

岂意为花属后庭,荒迷亡国自兹生。

至今犹恨隔江唱,可惜当时枉用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江城子.赏春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西江月.春半

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

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

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

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念奴娇.二首催雪(其一)

冬晴无雪,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

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

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

六花剪就,不知何处施设。

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对景真愁绝。

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

沟壑皆平,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

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