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叠图茔致思四首(其四)涂岭南窝

死生昼夜理,在人皆善言。

及乎处其际,变色不能前。

徬徨顾妻子,事事成悲怜。

请看涂岭穴,中有长生天。

上书论国忧,志欲除其奸。

天人与顺逆,大义何昭然。

玉工昩其理,反为和氏愆。

营兹以待终,将归要领全。

圣皇重直谏,再命居台端。

直气不可回,风节故桓桓。

容悦亮非欢,忠义素所安。

岂如庄列辈,呴呴谈神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史鉴创作的《再叠图茔致思四首(其四)涂岭南窝》。诗中描绘了对生死、道德、忠诚与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死生昼夜理,在人皆善言”,提出生命与死亡是自然规律,人们都应以善良的态度面对。接着,“及乎处其际,变色不能前”表达在面对生死抉择时内心的挣扎与恐惧。诗人通过“徬徨顾妻子,事事成悲怜”描绘了人在生死边缘对家庭的不舍与悲伤。

“请看涂岭穴,中有长生天”一句,诗人似乎在暗示,尽管生命有限,但内心的精神追求可以超越生死,如同长生不老。接下来,“上书论国忧,志欲除其奸”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以及清除邪恶势力的决心。

“天人与顺逆,大义何昭然”强调了在顺境或逆境中坚守正义的重要性。“玉工昩其理,反为和氏愆”则以比喻手法,批评那些不懂得珍惜和利用真正有价值的人或事物,反而将其视为瑕疵。

“营兹以待终,将归要领全”表明诗人准备以坚定的意志迎接生命的终结,保持完整的人格。“圣皇重直谏,再命居台端”赞扬了君主重视直言进谏,给予诗人再次担任重要职务的机会。

“直气不可回,风节故桓桓”赞美了诗人坚持正直的勇气和高尚的节操。“容悦亮非欢,忠义素所安”说明诗人虽然外表显得愉悦,但这并非真正的快乐,而是出于对忠义的坚守。“岂如庄列辈,呴呴谈神仙”最后,诗人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追求现实世界中的道德与理想的执着,而非虚幻的神仙之说。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生死的感慨,也有对道德与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介子永龄遘厉频死味芝陈先生实生之用求姻家沈君启南写图复系之以诗聊报万一云

爱子本天性,少者亦何深。

念兹成童年,苦为疟所侵。

寒热日交战,孱弱讵能禁。

人云鬼之为,毋乃阴阳淫。

先生希圣流,用推仁者心。

一投去其苦,再服保其真。

寝食如平时,奇功妙入神。

老南写斯图,为是平生亲。

种杏固寓言,况此及物仁。

图亦有时既,言亦有时泯。

惟应受赐者,身存恩亦存。

形式: 古风

舒啸亭为东林山陈氏赋

渊明一代士,所怀在本朝。

弃官归去来,舒啸登东皋。

将为愤懑渫,岂以音节超。

亦有逸群人,葺宇此逍遥。

发口忽成音,逸响一何嘹。

长风集万里,游云薄九霄。

幽深比琴瑟,清激超竽箫。

绵驹丧其精,王豹亡其谣。

眷兹自然妙,何须钟律调。

遥遥苏门山,至人当见招。

形式: 古风

三天竺

浮屠善幻化,利益誇群愚。

未能空诸有,亦复崇其居。

巍巍金银宫,涌出空山隅。

兴废固由人,无乃法所驱。

眷兹天竺名,古来封域殊。

移之被此地,欲表神灵区。

地势既形胜,人情亦奔趋。

我来适閒旷,二三同志俱。

登顿虽云劳,逍遥还足娱。

仰睇群峰秀,俯循流水迂。

微风动灵籁,满耳聆笙竽。

徘徊将日暮,浩然赋归与。

形式: 古风

一愚为沈廷望赋

人以智自衒,子以愚自矜。

愚智尽天赋,有无何重轻。

纷纷效愚者,卒获诈以名。

外饰中或殊,居然汨其真。

子能慎自践,斯名方称情。

俞也不可及,回也言如之。

险艰致其力,退省发其私。

愚于此何有,圣言当不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