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永龄遘厉频死味芝陈先生实生之用求姻家沈君启南写图复系之以诗聊报万一云

爱子本天性,少者亦何深。

念兹成童年,苦为疟所侵。

寒热日交战,孱弱讵能禁。

人云鬼之为,毋乃阴阳淫。

先生希圣流,用推仁者心。

一投去其苦,再服保其真。

寝食如平时,奇功妙入神。

老南写斯图,为是平生亲。

种杏固寓言,况此及物仁。

图亦有时既,言亦有时泯。

惟应受赐者,身存恩亦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孩子的深切关爱与关怀,以及在孩子生病时寻求治疗的急切心情。诗中提到的“鬼”可能象征着疾病或不祥,而“阴阳淫”则可能暗指自然界的不平衡或病态。诗人赞扬了一位名为“先生”的圣贤,他运用仁慈之心,通过神奇的治疗方法治愈了孩子的疾病,使孩子恢复了健康。

诗中提到的“种杏”寓言,可能源自古代关于杏树的传说,象征着希望和新生。而“及物仁”则强调了这种仁慈行为不仅惠及了孩子,也体现了对周围生命的关怀。诗的最后部分表达了对施予恩惠者的感激之情,即当被救助者身体健康时,这份恩情也将永远铭记在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讲述一个家庭面对孩子疾病时的焦虑与最终获得治愈的故事,展现了人间的温情与希望,同时也颂扬了医术高超、心怀仁慈的医生形象。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舒啸亭为东林山陈氏赋

渊明一代士,所怀在本朝。

弃官归去来,舒啸登东皋。

将为愤懑渫,岂以音节超。

亦有逸群人,葺宇此逍遥。

发口忽成音,逸响一何嘹。

长风集万里,游云薄九霄。

幽深比琴瑟,清激超竽箫。

绵驹丧其精,王豹亡其谣。

眷兹自然妙,何须钟律调。

遥遥苏门山,至人当见招。

形式: 古风

三天竺

浮屠善幻化,利益誇群愚。

未能空诸有,亦复崇其居。

巍巍金银宫,涌出空山隅。

兴废固由人,无乃法所驱。

眷兹天竺名,古来封域殊。

移之被此地,欲表神灵区。

地势既形胜,人情亦奔趋。

我来适閒旷,二三同志俱。

登顿虽云劳,逍遥还足娱。

仰睇群峰秀,俯循流水迂。

微风动灵籁,满耳聆笙竽。

徘徊将日暮,浩然赋归与。

形式: 古风

一愚为沈廷望赋

人以智自衒,子以愚自矜。

愚智尽天赋,有无何重轻。

纷纷效愚者,卒获诈以名。

外饰中或殊,居然汨其真。

子能慎自践,斯名方称情。

俞也不可及,回也言如之。

险艰致其力,退省发其私。

愚于此何有,圣言当不欺。

形式: 古风

折杨柳送张子静归吴兴

下马折杨柳,春浅条未长。

东风吹落日,行人归故乡。

朝发阊门道,暮宿碧澜堂。

仰看天上月,千里共流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