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行吊宋武帝

曲阿之北京口东,寄奴王者真英雄。

新洲伐获杀龙子,大业遂建丹徒宫。

桓家小儿乱天纪,投袂勤王夜中起。

摴蒱百万皆人豪,龙行虎步非凡理。

从兹大运属彭城,中原赵魏归经营。

硖口千军五龙涸,蓝田一战二崤平。

南北推移几千载,太息雄图竟何在?

宿麦寒原少昔人,神鸦社鼓成空塞。

王气销残帝宅荒,悠悠江水不胜长。

忠臣徒叹袁开府,天命还归萧建康。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丹徒行吊宋武帝》由清代诗人王士禛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刘裕(宋武帝)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英雄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句“曲阿之北京口东,寄奴王者真英雄”,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刘裕的出生地和其作为帝王的非凡身份,暗示了他日后成就的不凡。

“新洲伐获杀龙子,大业遂建丹徒宫”两句,描述了刘裕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远见,通过“新洲伐获”、“杀龙子”等形象化的表述,凸显了他在战争中的英勇和智慧,以及建立丹徒宫的壮举,象征着他的功业辉煌。

“桓家小儿乱天纪,投袂勤王夜中起”则对比了刘裕与桓家小儿的行事风格,强调了刘裕的忠诚与行动力,即使在深夜也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维护国家的安定。

“摴蒱百万皆人豪,龙行虎步非凡理”进一步描绘了刘裕的军事才能和领袖气质,将他比作“摴蒱”(一种赌博游戏),暗示他能以小博大,同时又以“龙行虎步”形容其威严与不凡。

接下来的几句“从兹大运属彭城,中原赵魏归经营。硖口千军五龙涸,蓝田一战二崤平”详细叙述了刘裕在彭城、中原等地的征战,以及在硖口、蓝田等地的胜利,展现了他统一北方的功绩。

“南北推移几千载,太息雄图竟何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刘裕雄图大略的追思,虽然时间流逝,但刘裕的功业依然令人怀念。

“宿麦寒原少昔人,神鸦社鼓成空塞。王气销残帝宅荒,悠悠江水不胜长。”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历史的更迭和英雄的逝去,王气消散,帝宅荒芜,唯有悠悠江水见证着这一切。

最后,“忠臣徒叹袁开府,天命还归萧建康”以袁开府(袁粲)的叹息,反衬出历史的必然性和天命的不可违逆,最终的权力归属是历史的安排,而非个人意志所能左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刘裕这位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英雄命运以及历史规律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77)

王士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戴嵩牛图

一川莎草烟蒙蒙,晓来雨过开牛宫。

三尺短棰两觳觫,午阴掉尾嬉凉风。

一头摩角一头龁,寝讹有态何其工!

江干笛材老烟竹,横吹仿佛穿林丛。

绢素惨淡神理在,是耶非耶传戴嵩。

田家风物宛在眼,但有耕作无兵戎。

我行峨下逾万里,青衣江上平羌东。

翠藤红树乱烟雨,风景略与图中同。

一丛羽书急滇海,瓯越秦楚交传烽。

益都迢遥隔天末,旧游有梦寻巴賨。

旄牛徼外阻王会,万蹄骄马高缠鬃。

千村万落长荆棘,何时金甲销春农?

童牛不牿可三叹,卷图风雨来长松。

形式: 古风

秦镜词为袁松篱作

荧荧古镜双盘龙,流传本出咸阳宫。

秦时明月至今在,剥落泥沙露光彩。

当年秦并六国时,后宫闭置千双眉。

守宫注臂镜照胆,三十六年君不知。

华阴道上逢山鬼,辒辌东来祖龙死。

美人钟鼓散如烟,此镜苍凉阅朝市。

忆昔大收天下兵,十二金人初铸成。

还令馀事作奁鉴,太乙下视蛟龙惊。

刘兴嬴蹶何仓卒,金鉴千秋如一发。

秦镜虚悬照胆寒,不照长城多白骨。

形式: 古风

采石太白楼观萧尺木画壁歌

落帆向牛渚,直上太白楼。

锦袍乌帽太潇洒,回看四壁风飕飕。

萧生何年画此雪色壁,峰峦出没烟岚稠。

元气淋漓真宰妒,江湖澒洞蛟龙愁。

吴观越观上海日,苍烟九点横齐州。

祝融诸峰配朱鸟,潇湘洞庭放远游。

峨眉雪照巫峡水,匡庐瀑下彭湖流。

须臾使我行万里,瞥如怒隼凌清秋。

我生海隅近岱畎,西游曾上瞿塘舟。

昨登五老弄瀑布,却临三峡窥龙湫。

七十二峰身未到,苍梧已略天南头。

太白游踪遍四海,晚受青山采石聊淹留。

丈夫当为黄鹄举,下视燕雀徒啁啾。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漫兴六首(其一)

漭漭荆襄地,当年割据州。

营连九节度,星动五诸侯。

已共长江险,应关上将忧。

郭门传息壤,不障洞庭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