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镜词为袁松篱作

荧荧古镜双盘龙,流传本出咸阳宫。

秦时明月至今在,剥落泥沙露光彩。

当年秦并六国时,后宫闭置千双眉。

守宫注臂镜照胆,三十六年君不知。

华阴道上逢山鬼,辒辌东来祖龙死。

美人钟鼓散如烟,此镜苍凉阅朝市。

忆昔大收天下兵,十二金人初铸成。

还令馀事作奁鉴,太乙下视蛟龙惊。

刘兴嬴蹶何仓卒,金鉴千秋如一发。

秦镜虚悬照胆寒,不照长城多白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秦镜词为袁松篱作》由清代诗人王士禛创作,以秦镜为题,描绘了秦镜的历史变迁与象征意义。

开篇“荧荧古镜双盘龙,流传本出咸阳宫”,以“荧荧”形容古镜的光芒,双盘龙的图案增添了历史的神秘感,暗示这面镜子出自秦朝皇宫,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接下来“秦时明月至今在,剥落泥沙露光彩”,通过对比古今,强调了秦镜历经岁月侵蚀,依然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象征着历史的永恒与坚韧。

“当年秦并六国时,后宫闭置千双眉”,描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奢华生活,以及后宫的繁盛景象。接着“守宫注臂镜照胆,三十六年君不知”,借用了“守宫注臂镜照胆”的典故,暗喻秦始皇虽拥有强大的权力,却无法洞察人心,揭示了权力的局限性。

“华阴道上逢山鬼,辒辌东来祖龙死”,通过“华道”、“山鬼”、“辒辌”等意象,描绘了秦始皇去世的场景,充满了神秘与哀伤。而“美人钟鼓散如烟,此镜苍凉阅朝市”则表达了对秦朝繁华消逝的感慨,以及秦镜见证了朝代更迭的沧桑。

“忆昔大收天下兵,十二金人初铸成”,回顾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规模收集兵器的历史事件,以及十二金人的铸造,象征着秦朝的强盛与辉煌。接着“还令馀事作奁鉴,太乙下视蛟龙惊”,描述了秦镜作为妆奁中的宝物,其光芒甚至让天上的太乙星都为之震惊,进一步凸显了秦镜的非凡之处。

最后,“刘兴嬴蹶何仓卒,金鉴千秋如一发”,通过“刘兴嬴蹶”这一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同时强调了秦镜如同历史的见证者,其价值超越了时间的流逝。“秦镜虚悬照胆寒,不照长城多白骨”,以秦镜为喻,指出它虽然能照亮人心,却无法照亮那些因战争而牺牲的无数生命,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秦镜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王朝的兴衰,也蕴含了对权力、人性、历史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277)

王士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石太白楼观萧尺木画壁歌

落帆向牛渚,直上太白楼。

锦袍乌帽太潇洒,回看四壁风飕飕。

萧生何年画此雪色壁,峰峦出没烟岚稠。

元气淋漓真宰妒,江湖澒洞蛟龙愁。

吴观越观上海日,苍烟九点横齐州。

祝融诸峰配朱鸟,潇湘洞庭放远游。

峨眉雪照巫峡水,匡庐瀑下彭湖流。

须臾使我行万里,瞥如怒隼凌清秋。

我生海隅近岱畎,西游曾上瞿塘舟。

昨登五老弄瀑布,却临三峡窥龙湫。

七十二峰身未到,苍梧已略天南头。

太白游踪遍四海,晚受青山采石聊淹留。

丈夫当为黄鹄举,下视燕雀徒啁啾。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漫兴六首(其一)

漭漭荆襄地,当年割据州。

营连九节度,星动五诸侯。

已共长江险,应关上将忧。

郭门传息壤,不障洞庭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漫兴六首(其二)

鸣咽秦川水,秋风入鼓鼙。

妖星躔陇右,大将出安西。

陆陆将谁附,苍苍迥不迷。

似闻宽大诏,不忍戮鲸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漫兴六首(其三)

烽火传花马,将军发贺兰。

天心诛叛亟,国法受降宽。

衙帐青唐入,沙场白骨寒。

乱臣谁贳死,史笔后人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