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奉诏华林事最荣,门前几度放门生。
三朝遇主惟文翰,十榜传家有姓名。
碧海蟠桃和露重,丹山雏凤入云清。
诗书教子终须立,箧里黄金一顾轻。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圭的作品,题为《依韵和景仁闻喜席上作兼呈司马君实内翰》。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官宦生活的自豪与满足,以及他对于子孙教育的重视。
"奉诏华林事最荣,门前几度放门生。三朝遇主惟文翰,十榜传家有姓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受皇帝敕令而在华林办事感到无上的荣耀,以及他家门前多次举行的放生活动(释放动物以积德)。接着,他强调自己三次遇到君主都因为文学才能而受到赏识,并且家族中的名字常常出现在科举的金榜上。
"碧海蟠桃和露重,丹山雏凤入云清。"
这里用了鲜明的意象来描绘自然景色:碧绿色的海边生长着蟠桃(一种神话中的仙果),并伴随着甘甜的露水;而丹山之巅则是幼小凤凰展翅飞翔,进入云端,显得清新脱俗。
"诗书教子终须立,箧里黄金一顾轻。"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教育后代的重视,认为通过诗书来教化孩子是必须坚持的事。而“箧里黄金一顾轻”则暗示家中积累了相当的财富,以至于黄金在家庭中的价值变得轻如鸿毛。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个人功成名就、家族荣耀以及子孙教育的关注,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士大夫阶层对于文学艺术和科举成功的重视。
不详
锦江回日应迢递,闻道秋来已到城。
南省深沉春又锁,东楼怅望雨中情。
河声欲转吞鼙鼓,山色初明照旆旌。
别后新诗有多少,钟嵘那得为君评。
秋曹壁上奇山水,官冷尤将野趣宜。
翠竹忽逢行尽处,白云相伴看多时。
于今绝笔谁还识,当日清吟亦欠诗。
犹喜一来重拂拭,惭无佳句续君辞。
昔人曾此怜幽壁,醇墨今留隐约间。
犹带惊波下沧海,常迎爽气入朝山。
苔文半染风霜古,鸟影时过岁月閒。
谁更潇湘移雨竹,满轩疏洒翠成斑。
年年常过平津馆,解组归来苦未羸。
晓日初临金阙动,春风正与玉杯期。
三公就第谁同寿,丞相传经自有儿。
感旧不辞今日醉,江湖思去已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