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九华阁

斗起喧卑地,尘埃不入颜。

微寻清昼梦,静看别州山。

隐几孤鸿没,调琴远鹤还。

何时了吾事,来此伴君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在低洼之地,我开始活跃起来,尘土无法沾染我的脸庞。
我悄悄寻找白日的梦境,静静地欣赏着远方别的州县的山峦。
独自倚着几案,孤雁消失在天际,弹奏的琴声引来远处的仙鹤归巢。
何时能结束这忙碌的生活,来这里陪你悠闲度日。

注释

斗:形容活动或情绪的兴起。
喧卑地:低洼且不显眼的地方。
尘埃:尘土。
不入:不会沾染。
颜:脸庞。
微寻:悄悄寻找。
清昼:白天。
梦:梦境。
别州山:远方的山。
隐几:倚着几案。
孤鸿:孤独的大雁。
没:消失。
调琴:弹奏琴弦。
远鹤:远处的仙鹤。
何时:何时能。
了吾事:结束我的事务。
来此:来到这里。
伴君闲:陪伴你度过闲暇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意境。"斗起喧卑地,尘埃不入颜"表明诗人通过内心的修炼或是身体的远离,将自己从喧嚣和污浊中解脱出来,保持了心灵的清净。

"微寻清昼梦,静看别州山"则是在平淡中寻找那种如同白日梦般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观赏远方的山峦。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超脱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隐几孤鸿没,调琴远鹤还"中的“隐几”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深山或僻静之地修身养性,而“孤鸿”则象征着孤独和自由。"调琴"表明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弹奏琴瑟,享受着艺术与自然的交融。"远鹤还"则可能是比喻诗人的心境,如同那高飞的鹤远离尘嚣。

最后两句"何时了吾事,来此伴君闲"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和个人恩怨的一种释然与放下,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结束这些事情的时刻,然后带着这种超脱的心态,陪伴在一片清净之地,与朋友共度平淡而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6)

方惟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居长洲。方龟年子。早通经学,尤工于诗,为乡贡第一。后举进士不第,即弃去,躬耕田间,闲则读书。徽宗崇宁四年以遗逸荐,为兴化军助教。所为诗精诣警绝,甚为王安石所称赏。有《方秘校集》

  • 字:子通
  • 籍贯:宋兴化军莆田
  • 生卒年:1040—1122

相关古诗词

题公权壁

绕舍清阴白昼寒,野情晴喜到门阑。

陶潜岁计惟栽菊,楚客家风只种兰。

雨过落花粘履舄,日长轻絮点杯盘。

明年官满君须去,此地应难得此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赠黄君俞

紫书夕降御床边,门下褒衣绕数千。

捧檄喜随亲色动,授经荣胜主恩偏。

相如好赋真童子,贾谊多才患少年。

道在不须忧绛灌,一时卿相尽知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千人石

生公天人师,讲法花雨堕。

当时听法众,片石千人坐。

山祇常护持,山鸟不敢污。

野人心茫然,傲荡多酒过。

醉来不肯归,石上看云卧。

形式: 古风

虎丘

晋人事高旷,所得多奇僻。

云岩佛子庐,曾为二王宅。

当时槃乐地,俯仰成今昔。

林泉亦余好,徘徊想遗迹。

那知非昔人,复作登临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