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

冷烟缠山腰,暗水冽石骨。

欲风松先鸣,未雨苔已滑。

洞前多琪花,洞里多紫霞。

高人得所栖,日永蒸胡麻。

形式: 古风

翻译

冷烟缭绕在山腰,幽深的水流清澈见石骨。
仿佛风起时松树先有声,雨未来苔藓已显得湿滑。
洞口周围长满了美丽的琪花,洞内映照着紫色的霞光。
高尚的人在此找到了归宿,阳光长久地照射,烘烤着芝麻。

注释

冷烟:清凉的烟雾。
缠:环绕。
山腰:山的中部。
暗水:深色或暗淡的水流。
冽:寒冷刺骨。
石骨:石头的骨骼,指岩石。
欲:好像。
风松:风吹过松树。
鸣:发出声音。
未雨:还未下雨。
苔已滑:苔藓已经变得湿滑。
洞前:洞口之前。
琪花:罕见的美丽花朵。
洞里:洞穴内部。
紫霞:紫色的云霞。
高人:品德高尚的人。
得所栖:找到合适的居所。
日永:阳光长久。
蒸胡麻:晒干胡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水画面。开篇“冷烟缠山腰,暗水冽石骨”两句,以“冷烟”和“暗水”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山腰被薄雾缠绕,而山涧中的水清澈见底,映衬出石头的坚硬。接下来的“欲风松先鸣,未雨苔已滑”则透露出自然界的微妙变化,风尚未起而松林中便有预警之声响起,虽然还未降雨,但地面上的苔藓却已经因为湿气变得滑腻。

诗人随后描写了洞穴前后的景致,“洞前多琪花,洞里多紫霞”,“琪花”和“紫霞”都给人以美丽神秘的感觉,这里的“多”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数量上的丰富,也烘托出了诗人眼中的景色之美。

最后,“高人得所栖,日永蒸胡麻”,诗人通过“高人”的寓意,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这里的“栖”字意味着居住或停留,而“日永蒸胡麻”则是说时间悠长,太阳的热力使得胡麻(一种植物)也能被蒸烤,这里可能暗喻了诗人对某种精神寄托之地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浙江待潮

秋空无尘雁可数,芦花蓼花满江渚。

夕阳影里高掀蓬,落叶声中更鸣橹。

六角扇起解热风,三杯酒为浇诗雨。

船头拔剑叫飞廉,潮花捲雪鱼龙舞。

形式: 古风

病起

我爱山水清,淘洗诗中俗。

朅来山水间,白昼卧茅屋。

天公知此癖,复还我以病。

病中玩山水,诗句觉愈胜。

我欲抱病吟,生怕病忽愈。

锢口莫汤药,静对山水语。

君看病中句,不特苦且清。

长如酒后时,雄吟畏酒醒。

行带琼台云,随风下山去。

回首山上庵,记在猿啼处。

形式: 古风

积翠楼

飞云涌浪天边来,翠色迷空拨不开。

逸人怜此一崔嵬,峨翚危檐倚翠堆。

客来楼前认林樾,坐久神爽愈飞越。

移时双鹤何处归,遥见前山两点雪。

形式: 古风

笔架山

吾是瑶台翰墨仙,操觚弄椠玉皇前。

翻云为墨海为砚,一片寒空如雪笺。

兔豪象管用不得,倒蘸昆崙醉钩画。

当年染罢八角芒,金阙上章求放逸。

三峰坐断江南天,临汝城头苍苍然。

状如笔架翠起伏,与吾阁笔齁齁眠。

山灵惊呼猿鸟乱,清魂复被风吹散。

起来叫问山前人,几度松枯白石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