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家

片云隔断嶂西峰,三两山花屋角红。

几亩桑麻春社后,数家鸡犬夕阳中。

拾薪涧底青裙妇,倚杖檐间白发翁。

我亦愿来同隐者,种桃早晚趁东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一片云彩遮住了西边的山峰,两三朵山花在屋檐角点缀着红色。
春天过后,几亩桑麻田里生机勃勃,夕阳下几户人家鸡犬相闻。
在山涧底部,一位穿着青裙的妇女正在捡柴,老翁倚着拐杖在屋檐边闲坐。
我也希望能和隐士们一样,趁着东风种上桃树,享受田园生活。

注释

片云:单独的一片云。
嶂西峰:远处的山峰。
三两:少数几个。
山花:山间的野花。
屋角:房屋的角落。
几亩:几块土地。
桑麻:桑树和麻。
春社后:春社节之后(古代祭祀土神的节日)。
数家:几家。
夕阳中:在夕阳下。
拾薪:捡柴火。
涧底:山涧底部。
青裙妇:穿青裙的妇女。
倚杖:拄着拐杖。
白发翁:白发的老翁。
愿来:愿意前来。
同隐者:与隐士们一起。
种桃:种植桃树。
趁东风:趁着春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图景。首句"片云隔断嶂西峰"以轻盈的片云与远处的山峰相映,展现出山间的空灵之感。接着的"三两山花屋角红",通过色彩对比,点染出山居小屋的温馨与生机,红花点缀在屋角,增添了几分春意。

"几亩桑麻春社后,数家鸡犬夕阳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农耕生活的场景,春社后的农田里桑麻茂盛,夕阳下几户人家鸡犬相闻,呈现出田园牧歌式的恬淡生活。"拾薪涧底青裙妇,倚杖檐间白发翁"则刻画了一对老夫妇的生活状态,妇人正在涧边捡柴,老翁倚杖在屋檐,画面充满了岁月静好之意。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我亦愿来同隐者,种桃早晚趁东风",希望自己能与这些隐者一同,把握春光,乘着东风种植桃树,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深深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122)

真山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集》

  • 籍贯:处州丽水

相关古诗词

山行

林梢初日弄阴晴,露浥溪花笑欲迎。

涧暗只闻泉滴沥,山青剩见鹭分明。

远峰忽转还如绕,险径徐行亦似平。

莫谓诗成无与和,风篁也解作吟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山亭避暑

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

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

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

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丹山书堂

作室悬知要肯堂,而翁家学颇增光。

一朝衿佩儒簪合,千古诗书屋壁香。

鉴曲烟霞归羽馆,钟山风月落僧房。

如何只揭精庐扁,解续斯文气燄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王廉使

鼻祖名高三谏官,耳孙玉立又台端。

气增浙左霜威动,面带终南山色寒。

揽辔肯教狼卧地,归班便合豸峨冠。

公馀诗兴清于雪,细嚼梅花入肺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