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

长风吹百草,势力亦随靡。

地长风易休,草力复随起。

长风随令归,风去何时来。

百草安正繁,兰生尔何哉。

形式: 古风

翻译

强风吹过原野上的各种草,它们的力量也被吹得摇摆不定。
一旦风停息,地面静止,草又重新挺立起来。
风似乎听从命令离去,但它何时会再回来呢?
众多草木生机勃勃,为何只有兰花在此生长呢?

注释

长风:大风或强劲的风。
势力:力量。
靡:倒下,摇摆。
地长风易休:风停下来后地面平静。
草力:草的恢复力。
兰生尔何哉:兰花为何能在这里生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长风与百草之间相互作用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和变化无常的感悟。

“长风吹百草,势力亦随靡。”开篇即以强劲的长风为切入点,展现其对周遭环境的影响力。这里的“百草”泛指各种植物,它们在长风的吹拂下显得柔弱无力。

“地长风易休,草力复随起。”随后的这两句诗则描绘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平衡状态。当大地广阔无垠时,狂风也会得到喘息,而那些被吹弯的植物在风力减弱后又逐渐挺直起来。

“长风随令归,风去何时来。”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自然规律的认知。长风最终会按照其本性返回,同时也提出了对未来风向变化的好奇和期待。

“百草安正繁,兰生尔何哉。”最后两句则转向了植物的生长状态。在这样的自然循环中,即便是在强风之后,百草依然能够安稳地生长,而其中的兰花则显得尤为珍贵,其生长之美或许在于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展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中动与静、强与弱相互作用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长江万顷明如镜

长江万顷明如镜,江面无风江水静。

白日当空照江底,蛟穴龙居难隐映。

乱山影落碧波寒,渔翁醉卧愁不醒。

迟暮东南见海门,海门目断烟云暝。

几度狂涛日月低,舟师鼓枻歌相庆。

长江虽长缯网多,纤鳞何处逃生命。

形式: 古风

世言

纷纷世俗言,病客久厌听。

圣贤没已远,是非久无定。

六经纸上言,黑白欲谁证。

独有自信人,中得不外竞。

形式: 古风

东风

东风来几日,穷巷不见春。

不知得花由,只见插花人。

东风能几时,听尔多欢欣。

徒恐春风归,汝我同悲辛。

形式: 古风

东园赠周翊

尝闻东园游观嘉,晚趁时节亦自到。

东风不知来者多,一日芳蹊踏无草。

山樱着子寒尚迟,江梅殒蘤香可吊。

扶疏枝叶未成荫,偶来正值斜阳照。

千株红杏暖自酣,风引高炬烧晴燥。

夭桃未老已抽青,略略朱旗冠翠纛。

虽然素李不争花,似洗朱丹誇莹皓。

其他百种不可名,如列锦绣快晴曝。

何低何高何后先,一一尽解承春笑。

杨花轻佻最得力,飞过青天去何冒。

弱柳低垂弗辞贱,以力凭风为春扫。

黄鹂嘲啁声语和,似对游人见情抱。

蝴蝶填委不知数,飞乱人眼漫颠倒。

黄蜂虽忙不为身,以甘遗人竟何道。

子规终日劝客归,吾无间然念何报。

嗟余多病所趋乖,又懒欢呼逐年少。

经年一春为嘉时,行过不恤每自谯。

然虽无酒不解歌,素游尚少贫交召。

何时期子早再游,风雨不可旦夕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