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送石舍人

予告西还上宠优,辉华行李照亭邮。

内朝簪橐虚严直,故国山川想旧游。

一去秋光连栈道,及归春色动皇州。

眼看景物皆清绝,定有佳章到处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将西行回归受宠爱之地,华丽的行装照亮了驿站。
宫廷之内,官员空缺,直臣不再严肃紧张,回忆起祖国的山河和旧日游历。
秋天的景色一路延伸到栈道,等到春天归来,京城的色彩又会焕然一新。
眼前的一切风景都清新绝美,我相信定会有佳作流传各地。

注释

予告:预告,告知。
西还:向西返回。
上宠优:受宠爱之地。
辉华:光辉华丽。
行李:行装。
照:照亮。
亭邮:驿站。
内朝:宫廷内部。
簪橐:官帽和袋子,代指官员。
虚严直:空缺且严肃紧张。
故国:故乡。
山川:山河。
想旧游:回忆旧日游历。
一去:离开后。
秋光:秋天的景色。
连栈道:延伸到栈道。
及归:等到回来。
皇州:京城。
景物:风景。
皆:都。
清绝:清新绝美。
佳章:佳作。
到处留:流传各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西行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远方美好风光的向往和留恋之情。开篇两句“予告西还上宠优,辉华行李照亭邮”通过对西去旅途的描绘,展现出一派繁华与喜悦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友人地位尊贵,受到礼遇。

接着,“内朝簪橐虚严直,故国山川想旧游”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故土山水的深情。这里的“内朝”可能指代皇宫或朝廷,而“簪橐”则是古代贵族妇女的首饰,象征着尊贵与庄重。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对朋友即将远行的不舍,更透露出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后两句“一去秋光连栈道,及归春色动皇州”则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旅途景象的再次描绘。诗人设想着朋友在秋日连续不断的道路上行进,以及回程时春色的美丽映照着皇都。这两句不仅绘声绘色,更表达了对于友情与自然美景的双重赞叹。

最后,“眼看景物皆清绝,定有佳章到处留”则是诗人对朋友的期许和自信。诗人相信朋友在旅途中所见到的每一处风景都将激发其创作热情,最终留下不朽的诗篇。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与感情的深度。

收录诗词(624)

苏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师三首(其三)

昔美都门祖二疏,太冲篇咏贵良图。

不闻宾主俱公鼎,未见篇章出宝跗。

河岳英灵添赋咏,都人士女竞欢娱。

皆言元老归休盛,恩礼便蕃自古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师三首(其二)

邦人钦伫见仪刑,诏使相望对宠灵。

位冠三公师尚父,躬全五福寿康宁。

久留行色春过半,乍别天颜涕欲零。

谁识上心优老意,从行仍许鲤趋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师三首(其一)

幅巾私第已归休,当宁虚怀更款留。

避宠虽辞持节册,送行犹用济川舟。

城南旧圃扃花洞,洛下新庄引御沟。

诏谕两京居密迩,不妨乘兴往还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三月十七日三舍人宴集西省刘叔贡作诗贻坐客席上走笔和呈

簪缨晓入凤池西,雨过重廊不踏泥。

禁掖英僚初拜庆,儒林旧侣许攀携。

两朝云露陪嘉宴,二纪尘埃愧旧题。

四户对开参国论,风流无复羡南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