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尉迟少卿郊居

卿仕在关东,林居思不穷。

朝衣挂壁上,厩马放田中。

隅坐唯禅子,随行只药童。

砌莎留宿露,庭竹出清风。

浓翠生苔点,辛香发桂丛。

莲池伊水入,石径远山通。

愚者心还静,高人迹自同。

无能相近住,终日羡邻翁。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你在关东做官,隐居生活思绪万千。
朝服挂在墙上,马匹在田野间自由奔跑。
角落坐着唯有禅师,随行只有药童陪伴。
台阶上的莎草留存夜露,庭院的竹子送来清风。
浓密的绿色生出苔藓斑点,浓郁的香气从桂树丛中散发。
莲花池接纳伊水,石径通向远方的山峦。
愚笨的人内心依旧平静,高尚的人足迹与我相同。
无法靠近居住,整天羡慕邻居老翁的宁静生活。

注释

卿:你。
仕:做官。
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
林居:隐居于树林。
思不穷:思绪不断。
朝衣:朝服。
壁上:墙壁上。
厩马:马厩里的马。
隅坐:坐在角落。
禅子:禅师。
药童:服侍药物的童子。
砌莎:台阶上的莎草。
宿露:过夜的露水。
庭竹:庭院中的竹子。
辛香:浓郁的香气。
桂丛:桂树丛。
伊水:古代河流名。
石径:石头小路。
远山:远处的山。
通:通向。
愚者:愚笨之人。
高人:高尚的人。
迹自同:足迹相同。
无能:无力。
近住:靠近居住。
羡:羡慕。
邻翁:邻居老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关东郊居的平和心境。

"卿仕在关东,林居思不穷"表明主人公虽身处边远之地,但内心丰富,思想不受限制。"朝衣挂壁上,厩马放田中"则是对早晨起床后简单生活的描绘,衣物随意挂在墙上,马匹也放牧于田间,显示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态。

"隅坐唯禅子,随行只药童"中的“隅坐”指的是坐在屋角,而“唯禅子”和“随行只药童”则暗示了主人公的生活简单而专注,或许在从事某种类似于佛教禅修或道家采药的活动。

接下来的几句"砌莎留宿露,庭竹出清风。浓翠生苔点,辛香发桂丛。莲池伊水入,石径远山通"通过对露珠、竹风、苔点和桂花的描绘,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

最后几句"愚者心还静,高人迹自同。无能相近住,终日羡邻翁"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隐逸者的钦佩,他们虽然不能像他那样生活,但仍然羡慕并希望能够与之为邻。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及其自然环境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游昊天玄都观

性同相见易,紫府共闲行。

阴径红桃落,秋坛白石生。

藓文连竹色,鹤语应松声。

风定药香细,树声泉气清。

垂檐灵草影,绕壁古山名。

围外坊无禁,归时踏月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赋月华临静夜

长空埃?灭,皎皎月华临。色正秋将半,光鲜夜自深。

九霄晴更彻,四野气难侵。

静照遥山出,孤明列宿沈。

高人应不寐,惊鹊复何心。

漏尽东方晓,佳期何处寻。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

银汉波澜溢,经旬雨未休。

细听宜隔牖,远望忆高楼。

风急飘还断,云低落更稠。

走童惊掣电,饥鸟啄浮沤。

丝网张空际,蛛绳续瓦沟。

青蛙多入户,潢潦欲胜舟。

雷怒疑山破,池浑似土流。

灰人漫禳厌,水马恣沈浮。

广陌应翻浪,贫居恐作湫。

阳精藏不耀,阴气盛难收。

远色重林暮,繁声四壁秋。

望晴思见日,防冷欲披裘。

枕润眠还懒,车羸出转忧。

散空烟漠漠,迸溜竹修修。

树暗蝉吟咽,巢倾燕语愁。

琴书凉簟净,灯烛夜窗幽。

天下那能向,龙边岂易求。

湿烟凝灶额,荒草覆墙头。

酒思凄方罢,诗情耿始抽。

下床先仗屐,汲井恐飘瓯。

危坐徒相忆,佳期未有由。

劳君寄新什,终日不能酬。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酬光禄田卿六韵见寄

以病辞朝谒,迂疏种药翁。

心弥念鱼鸟,诏遣理兵戎。

绕户旌旗影,吹人鼓角风。

雪晴嵩岳顶,树老陕城宫。

莅职才微薄,归山路未通。

名卿诗句峭,诮我在关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