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州令狐使君

颜冉德无邻,分忧浙水滨。

爱山成大癖,求瘼似诸身。

视事奸回尽,登楼海岳春。

野人如有幸,应得见陶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颜冉德行无人能比,常在浙江海滨分担忧患。
他对山水有着深深的热爱,仿佛自己的忧虑都与山河同在。
处理政务时洞察邪恶,登高远眺,如春天大海山岳般宽广视野。
如果我能有幸,或许能见到掌控全局的伟人。

注释

颜冉:人名。
德:品德,德行。
无邻:无人能及。
浙水滨:浙江岸边。
爱山:热爱山水。
大癖:极大的爱好。
瘼:疾苦,忧虑。
诸身:自身,亲身。
视事:处理政务。
奸回:邪恶,不正直。
尽:全部,彻底。
登楼:登高望远。
海岳:大海和山岳,象征广阔的天地。
春:春天般的宽广。
野人:自谦之词,指自己。
陶钧:比喻掌控全局的人或命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浙江一带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颜冉德无邻,分忧浙水滨"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喜爱和融入其中以排解内心的忧虑。"爱山成大癖,求瘼似诸身"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极度热爱,将这种情感化作对身体的需求一样渴望。

"视事奸回尽,登楼海岳春"中,诗人通过眺望远处山川,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深沉感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野人如有幸,应得见陶钧"则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像陶渊明那样隐逸于世俗之外,享受与自然相亲的简单快乐。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俗、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心愿。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上俞许二判官

近抛蓑笠者,急善遇休明。

未省亲宗伯,焉能识正声。

病容经夏在,岳梦入秋并。

无限林中意,今逢许郭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上新定宋使君

禅坐吟行谁与同,杉松共在寂寥中。

碧云诗里终难到,白藕花经讲始终。

水叠山层擎草疏,砧清月苦立霜风。

十年勤苦今酬了,得句桐江识谢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上缙云段使君

清畏人知人尽知,缙云三载得宣尼。

活民刀尺虽无象,出世文章岂有师。

朮气芝香粘瓮榼,云痕翠点满旌旗。

今朝暂到金台上,颇觉心如太古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与刘象正字

独居三岛上,花竹映柴关。

道广群仙惜,名成万事闲。

病多唯纵酒,静极不思山。

唯有逍遥子,时时自往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