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寓普济作八歌(其一)

罪夫罪夫胡不死,百千捶楚馀头趾。

乡国遥遥一万里,中有蔓棘及弧矢。

骨肉丧尽不得归,远碛苍茫大风起。

大风起兮沙闭天,谁非人子兮心惄然。

安得手扶白日兮,上照四塞之荒烟,下照万丈之黄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家乡、饱受苦难的游子形象,充满了对自由和光明的渴望。诗中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将罪夫所遭受的痛苦与内心深处的思念、对自由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人性中对家园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憧憬。

“罪夫罪夫胡不死”,开篇即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对罪夫遭遇的同情与不解,暗示了其命运的不公。接着,“百千捶楚馀头趾”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罪夫所承受的极端痛苦,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

“乡国遥遥一万里,中有蔓棘及弧矢”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罪夫与故乡的隔绝,以及其所处环境的险恶,暗含了对自由与和平生活的向往。

“骨肉丧尽不得归,远碛苍茫大风起”则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罪夫失去亲人、无法返回故乡的绝望情境,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营造了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

“大风起兮沙闭天,谁非人子兮心惣然”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罪夫内心的孤独与哀伤,同时也暗示了所有人的共同命运——无论身处何地,都渴望着自由与安宁。

最后,“安得手扶白日兮,上照四塞之荒烟,下照万丈之黄泉”表达了诗人对罪夫的深切同情与对自由的强烈渴望。这里,诗人借助想象中的力量,希望能够拨开重重阴霾,让光明照耀每一个角落,无论是荒烟弥漫的边塞之地,还是深埋黄泉的亡魂,都渴望着自由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罪夫遭遇的深刻描绘,反映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对于自由、和平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其二)

乌藤矫矫长七尺,当时与尔初相得。

瞿昙倒退愁弥勒,共誇有眼明如日。

今来绝域支冰雪,狮子昼眠狐跳立。

藤兮藤兮讵终穷,恐随风雨兮化作龙,何日将予兮直上千峰与万峰。

形式: 古风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其三)

有姊有姊夫早撇,手持木槵剪玄发。

诸妹零星俱夭折,最小尚馀安得活。

忆我出门姊幽咽,忽闻姊死心割裂。

吁嗟人生聚散兮若飞蓬,东西虽隔兮望故丛,只今长别兮无时逢。

形式: 古风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其四)

有弟有弟字耳叔,少年多病耽幽谷。

孝廉船覆青衫泥,三人惟尔守孤独。

黄沙杳杳望兄回,日暮走向荒城哭。

哭声到天兮天不闻,摧胸肝兮难久全,休望收吾骨兮葬江边。

形式: 古风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其五)

父母生儿不得守山丘,死者已矣生者流。

松楸日冷风飕飕,石人空立麋鹿游。

昔烦朝使丰碑留,煌煌天语题上头。

今日正清明,谁人更浇一杯水。

团圞荒草多新鬼,安得鹤归华表兮,尽洒千年之血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