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初春暖甚,起视小园,桃花已满放矣。因作蝶恋花一阕以志喜

■■一团无罅锦。财得春归,便现鲜妍景。

想为司花眠未醒。被他■■■严境。不向仙都来弄影。

却到小园,此意谁人省。莫是怜侬■■■。■情来试吟花颖。

形式:

鉴赏

这首《蝶恋花》描绘了初春时节小园中桃花盛开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喜悦。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温暖与桃花的绽放巧妙融合,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一团无罅锦”,开篇即以锦比喻桃花,形象地展现了桃花的鲜艳与完整,仿佛是春天精心织就的一幅画卷。“春归”二字点明季节变换,春天的到来使得万物复苏,桃花随之绽放。“鲜妍景”则直接描绘了桃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色彩鲜明,令人赏心悦目。

接下来,“想为司花眠未醒”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想象花朵在春天的召唤下尚未完全苏醒的状态,赋予了花朵以生命,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被他严境”可能是指冬天的寒冷,通过对比强调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不向仙都来弄影”则暗示了春天的自然之美,不需要借助仙境的神秘力量,就已经足够吸引人。“却到小园,此意谁人省”表达了词人对小园中春色独享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最后,“莫是怜侬情来试吟花颖”一句,词人似乎在自问,是否是因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桃花的欣赏,才想要吟咏这美丽的景象。这一句既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蝶恋花》通过对初春小园桃花盛开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感慨。

收录诗词(29)

饶芝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光绪十一年(1885) 贡生,不久中举人,十五年考授内阁中书。二十年成进士,选授编修。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芝祥随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宣统三年(1911) 四川爆发保路风潮,芝祥上疏请撤总督赵尔丰,但未被采纳,后调任贵州铜仁知府。赴任途中,辛亥革命爆发。次年,抑郁病逝于南昌

  • 号:占斋
  • 籍贯:江西南城县
  • 生卒年:1861一1912

相关古诗词

■■■.■■■人

■■■■■■云岭,帘开处,佩珊珊。

谁家姊妹当窗立,腰肢如柳貌■■。■■■■,■色上眉尖。

说一语、惟知轻与细,回一顾、许多娇与媚,都欲倩、画图传。

文箫只许秦楼住,双成端称鹊桥仙。

怕东风吹上,去到青天。

形式:

苏幕遮.帘内美人

锦为天,花成洞。堂掩珠帘,帘内香风送。

青鸟远飞音孰弄。不见人儿,但见鞋头凤。

水波深,湘云重。一面无缘,敢作探春梦。

蓦地银钩声一鬨。乳燕斜穿,却把人来哄。

形式:

明月逐人来.镜中美人

鬓云香满。宝钗寒颤。那更禁、柔情深浅。

妆台娇步,照水看新艳。又被薄情瞧见。

独到画堂前去,屏风倚遍。无人在、窥觇幸免。

菱花轻薄,许不侬消遣。暗地偷将半面。

形式:

一丛花.花里美人

芳蹊杨柳转青青。柳上有啼莺。

玉骢喜向花中度,过红墙、又到红亭。

芍药阶前,蘼芜架畔,依约有人行。

蓦然闻唤小红声。清滑又分明。

芙蓉带露桃含雨,同一般、艳丽轻盈。

风曳裙回,云添鬓重,妆点可怜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