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帘内美人

锦为天,花成洞。堂掩珠帘,帘内香风送。

青鸟远飞音孰弄。不见人儿,但见鞋头凤。

水波深,湘云重。一面无缘,敢作探春梦。

蓦地银钩声一鬨。乳燕斜穿,却把人来哄。

形式:

鉴赏

这首《苏幕遮·帘内美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隐藏于珠帘之后的女子形象。开篇“锦为天,花成洞”运用比喻手法,将女子所在的环境渲染得如同仙境一般,锦缎如天,花朵化为洞府,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华美的氛围。

“堂掩珠帘,帘内香风送”进一步描绘了女子所在之处的静谧与香气,珠帘掩映下的空间充满了淡淡的香气,仿佛能闻到女子身上的幽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神秘的意境。

“青鸟远飞音孰弄。不见人儿,但见鞋头凤。”这里通过青鸟的飞翔和鞋头的装饰,暗示女子的存在,却又不直接展现其容貌,增加了悬念和想象的空间。青鸟象征着信使或使者,暗示着女子虽未现身,却有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或消息传递。

“水波深,湘云重。一面无缘,敢作探春梦。”这一句将场景转换至水边,湘云可能是指湘江之云,或是借指女子的梦境。水波深沉,云层厚重,暗示着女子内心的情感深邃且复杂,即便是探春(春天)的美梦也难以触及。

“蓦地银钩声一鬨。乳燕斜穿,却把人来哄。”结尾部分通过银钩的声响和乳燕的穿梭,打破了之前的宁静,似乎预示着某种变化或即将到来的事件。乳燕的活泼与银钩的静寂形成对比,增添了故事的动态感,同时也暗示了女子情感世界的波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情感张力的世界,让人不禁对帘后女子的身份和故事产生无限遐想。

收录诗词(29)

饶芝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光绪十一年(1885) 贡生,不久中举人,十五年考授内阁中书。二十年成进士,选授编修。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芝祥随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宣统三年(1911) 四川爆发保路风潮,芝祥上疏请撤总督赵尔丰,但未被采纳,后调任贵州铜仁知府。赴任途中,辛亥革命爆发。次年,抑郁病逝于南昌

  • 号:占斋
  • 籍贯:江西南城县
  • 生卒年:1861一1912

相关古诗词

明月逐人来.镜中美人

鬓云香满。宝钗寒颤。那更禁、柔情深浅。

妆台娇步,照水看新艳。又被薄情瞧见。

独到画堂前去,屏风倚遍。无人在、窥觇幸免。

菱花轻薄,许不侬消遣。暗地偷将半面。

形式:

一丛花.花里美人

芳蹊杨柳转青青。柳上有啼莺。

玉骢喜向花中度,过红墙、又到红亭。

芍药阶前,蘼芜架畔,依约有人行。

蓦然闻唤小红声。清滑又分明。

芙蓉带露桃含雨,同一般、艳丽轻盈。

风曳裙回,云添鬓重,妆点可怜生。

形式:

消息.思春

银叶烧残,金徽按罢,东风谁主。

断梨云、泪沾兰露,早也无情绪。

依稀记得,年时风景,无数蜂喧蝶舞。

竟等閒、孤负芳华,只剩轻寒细雨。

待将旧恨,从今抛却,都与他人拾取。

蜡尽灰温,蚕僵丝在,已去仍还住。

传柑时节,觞阑天气,一味閒猜浪语。

空倚遍、阑干十二,番风细数。

形式:

一剪梅.抚梅

绛里仙人白玉环。香满人间。春满人间。

朱禽窗外影檀栾。身是巫山。梦是孤山。

一枝何日到江南。倚遍阑干。数遍阑干。

笛声吹过玉门关。只见春还。不见人还。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