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台

宫亭只说香炉峰,此地今见博山台。

紫烟孤起丽朝日,定是海山飞得来。

化工造物能神奇,不必惊世出蓬莱。

千年隐沦被昭洗,博山我劝尔一杯。

先生发白足力强,遥思秋风醉几回。

童儿数修扫洒职,莫使石面沾尘埃。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人们只谈论香炉峰的美,这里现在有博山台显现。
紫色烟雾独自升起,映照着朝阳,定是海上仙山飞来的奇景。
大自然的造化神奇无比,无需惊讶,这就像蓬莱仙境般不凡。
千年的隐秘如今被揭示,博山,我请你饮一杯以示庆祝。
先生虽然头发斑白但精力旺盛,常常在秋风中沉醉不知归期。
孩子们,你们负责打扫整理,别让石面蒙上灰尘。

注释

香炉峰:一座著名的山峰。
博山:指博山台。
紫烟:紫色的云雾。
丽朝日:美丽的朝阳。
海山:可能指神话中的仙山。
化工:自然的力量。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昭洗:揭示或洗净。
一杯:敬酒之意。
先生:对长者的尊称。
秋风醉:在秋风中陶醉。
童儿:儿童。
数修扫洒:频繁打扫。
石面:博山台的表面。
尘埃:灰尘。

鉴赏

这首诗名为《博山台》,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诗人以博山台为题,通过对香炉峰的联想和对博山台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神奇与美丽。首句“宫亭只说香炉峰”暗示博山台曾与香炉峰有关,而“此地今见博山台”则强调了眼前的现实景象。

“紫烟孤起丽朝日”描绘了一幅日出时分,紫烟缭绕的壮观画面,给人以神秘而宁静之感。“定是海山飞得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意象,仿佛海中山峰化为紫烟飞至眼前。

诗人接着赞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化工造物能神奇,不必惊世出蓬莱。”他相信博山台的奇景并非人间独有,而是大自然的杰作,不逊于传说中的仙境蓬莱。

“千年隐沦被昭洗,博山我劝尔一杯”表达了诗人对博山台历史沉淀的感慨,以及对它的敬仰,似乎在邀请博山台一同举杯共饮,寓意着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先生发白足力强,遥思秋风醉几回”借“先生”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即使年事已高,仍怀揣对博山台美景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童儿数修扫洒职,莫使石面沾尘埃”提醒人们要爱护这方圣地,保持其洁净,让博山台的美永驻。

总的来说,黄庭坚的《博山台》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博山台的壮丽景色,寓言哲理于其中,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喜知命弟自青原归

为吏困米盐,曲肱梦灵泉。

谅非调鼎手,正觉荷锄便。

在公虽勤苦,归喜叔山禅。

去我忽数日,草虫傍床煎。

屋角鸟乌乐,行舆响担肩。

包解分柿栗,儿女闹樽前。

白纻绕祖塔,香携青原烟。

玄珠一百八,夜纫湘缕穿。

高林风落子,老僧选霜坚。

袖中出新诗,山水含碧鲜。

五言吾老矣,佳句付惠连。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彭女礼北斗图颂

白足礼江沙,七星在云表。

洗心无一尘,缺月西南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筱]韵

悲秋

有美一人兮,临清秋而太息。

伤天形之缺然兮,与有足者同堂而并席。

傥尝获罪于天兮,使而至于斯极。

夫阴凝而阳化兮,冲气饪而为和。

骈拇所以为少,枝指所以为多。

谓天任汝以道兮,曾是形畸而貌独。

天厌弃汝兮,修汝德而谓何。

中无所考此耿耿兮,独溯风而浩歌。

歌曰父耶母耶,人乎天乎。

才之为祥,固不若不才之全乎。

非天地之私兮,又非父母之愿也。

慨伏思而不得兮,梦漂漂而行远。

逆真人于轩台兮,请端策而徵衍。

遇水盈之坎坎兮,得山麓而为蹇。

虽御良而马服兮,犹往蹇而来连。

艮之初六来告休兮,艮其趾而无咎。

如风日之过河兮,人谓守水而为耗。

知水性之循环兮,曾何损益之足道。

蚿百足之狂攘兮,夔踸踔以行地。

蛇虺蔓延不自好兮,谓风蓬蓬而无似物。

怜物之无穷兮,目尚为心之仆隶。

夫精于形器之表兮,视四体百骸其在外。

予将执汝手兮,游乎浩荡之会。

凭天津而濯发兮,揽日月以为佩。

嗟不知去来之为我兮,天下莫予之为对。

恐路远而多岐兮,聊赠汝以指南。

将雍容于胜日兮,尝试为汝而妄谈。

形式: 古风

景珍太博见示旧倡和蒲萄诗因而次韵

映日圆光万颗馀,如观宝藏隔虾须。

夜愁风起飘星去,晓喜天晴缀露珠。

宫女拣枝模锦绣,论师持味比醍醐。

欲收百斛供春酿,放出声名压酪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