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黄鹂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寄托。
"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这两句以柔和的语言描述了春天的微风,它不仅使得精致的窗帘轻轻摇曳,而且伴随着花朵的开放,这种描写既展现了春日的温暖,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柔情。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这两句则通过对春天草木生长和花果繁盛的描绘,勾勒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这里的“笼”与“分”,形象地表达了植物生长之迅速与茂密。
"黄鹂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这两句以鸟语来增强诗歌的意境,黄鹂在清晨的梦幻中醒来,似乎对于它自身的歌鸣已经感到疲惫,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动静之美的细腻感受。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情感的表达,诗人将杨柳与杨花都归咎于可以引起愁绪,这里的“可恨”实际上是对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一种哀婉情怀。而最后一句中的“雨丝丝”,则是用来形容那种细腻而连绵的相思之情,通过不断下落的春雨来比喻这种感情的深沉与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在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是一首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的佳作。
不详
艳阳枝下踏珠斜,别桉新声杨柳花。
总有明妆谁得伴,凭多红粉不须夸。
江都细雨应难湿,南国否风好是赊。
不道相逢有离恨,春光何用向人遮。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
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
横云忽飘散,翠树纷历历。
行人挹孤光,飞鸟投远碧。
蛮荒谁复爱,秾秀安可适。
岂无避世士,高隐鍊精魄。
谁能从之游,路有豺虎迹。
半通官职万人才,卷蓄经纶未得开。
鸾凤托巢虽枳棘,神仙定籍已蓬莱。
但存漆室葵心在,莫学荆山玉泪哀。
倚伏万端宁有定,塞翁失马尚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