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经父寄张绩(其二)

半通官职万人才,卷蓄经纶未得开。

鸾凤托巢虽枳棘,神仙定籍已蓬莱。

但存漆室葵心在,莫学荆山玉泪哀。

倚伏万端宁有定,塞翁失马尚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半通官职需要无数人才,满腹经纶却未能施展。
凤凰即使栖息在荆棘丛中,神仙的户籍早已在仙界蓬莱。
只需保持初心如葵花向阳,不要学荆山之玉因悲伤而哭泣。
世事无常,命运多变,哪里会有定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注释

半通:指官职尚未完全通达。
经纶:比喻治理国家或筹划大事的才能。
鸾凤: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鸟。
枳棘:比喻困厄的环境。
漆室葵心:比喻坚守初心,像向日葵始终向着太阳。
荆山玉泪:借荆山产玉的故事,形容因悲伤而流泪。
倚伏:指世事的起伏变化。
塞翁失马:典故,比喻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平仲的作品,名为《和经父寄张绩(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抱负与现实困境相悖论的情感抒发之作。

"半通官职万人才,卷蓄经纶未得开" 表示诗人对于仕途的不满,尽管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才,但自己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展现和施展自己的才能。"鸾凤托巢虽枳棘,神仙定籍已蓬莱" 则是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即便是在困顿中,也希望能有机会达到心中的神仙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 "但存漆室葵心在,莫学荆山玉泪哀" 是对现实的无奈和自我安慰。诗人表示尽管身处卑微之地,但内心仍保持着不屈的志向,并告诫自己不要像传说中的荆山女子那样,为失去的东西而泣不成声。

最后两句 "倚伏万端宁有定,塞翁失马尚归来" 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信心。即便是现在看似无从着手,无处容身,但终究会有一番作为;而且像塞翁失去宝马却最终找回一样,即使遭遇挫折,也总有机会东山再起。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斗争,既有对现实环境的不满与无奈,又充满了对理想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却暂时不得志者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和经父寄张绩(其一)

解纵枭鸱啄凤凰,天心似此亦难详。

但知斩马凭孤剑,岂为摧车避太行!

得者折腰犹下列,失之垂翅合南翔。

不如长揖尘埃去,同老逍遥物外乡。

半通官职万人才,卷蓄经纶未得开。

鸾凤托巢虽枳棘,神仙定籍已蓬莱。

但存漆室葵心在,莫学荆山玉泪哀。

倚伏万端宁有定,塞翁失马尚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昼眠呈梦锡

百忙之际一闲身,更有高眠可诧君。

春入四支浓似酒,风吹孤梦乱如云。

诸生弦诵何妨静,满席图书不废勤。

向晚欠伸徐出户,落花帘外自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霁夜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代小子广孙寄翁翁

爹爹来密州,再岁得两子。

牙儿秀且厚,郑郑已生齿。

翁翁尚未见,既见想欢喜。

广孙读书多,写字辄两纸。

三三足精神,大安能步履。

翁翁虽旧识,伎俩非昔比。

何时得团聚,尽使罗拜跪。

婆婆到辇下,翁翁在省里。

大婆八十五,寝膳近何似。

爹爹与妳妳,无日不思尔。

每到时节佳,或对饮食美。

一一俱上心,归期当屈指。

昨日又开炉,连天北风起。

饮阑却萧条,举目数千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