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柳花

艳阳枝下踏珠斜,别桉新声杨柳花。

总有明妆谁得伴,凭多红粉不须夸。

江都细雨应难湿,南国否风好是赊。

不道相逢有离恨,春光何用向人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在明媚阳光下走过珠帘般的柳絮,告别旧枝,新芽中传来杨柳花的清香。
纵然打扮得再华丽,又有谁来陪伴?即使再多的红粉佳人,也不必自夸。
江都的细雨或许难以沾湿这美景,南方的微风更显得珍贵。
未曾想到这次相逢竟带着离别的愁绪,春天的风光又何必遮掩给人们看呢。

注释

艳阳:明媚的阳光。
枝下:树下。
踏:走过。
珠斜:如珠帘般的柳絮。
别桉:告别旧枝。
新声:新生事物的声音,此处指杨柳花。
杨柳花:柳树的花朵。
明妆:华丽的装扮。
谁得伴:谁能陪伴。
红粉:美女。
江都:古代地名,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细雨:小雨。
南国:南方。
赊:珍贵。
离恨:离别的愁绪。
春光:春天的景色。
遮:遮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一丝离别之情。诗人以鲜艳的笔触,勾勒出阳光下摇曳的柳枝和珠光宝气的雨滴,以及新生的杨花,这些都是春天生命力度的象征。

"总有明妆谁得伴,凭多红粉不须夸。"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自赏析之情和淡定态度,不需过分炫耀,因为那份美丽本身就足以让人心动。

接下来的"江都细雨应难湿,南国否风好是赊。" 描述了春日里细雨绵绵的景象,以及江南特有的和煦气息,这些都是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最后两句 "不道相逢有离恨,春光何用向人遮。" 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偶遇之美却又不得长久相伴的哀愁,以及对春天美好景色若故意隐匿不愿展示给人的无奈。这也许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时间流逝和情感离合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以及面对不可留住的美丽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

收录诗词(228)

柳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内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

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

横云忽飘散,翠树纷历历。

行人挹孤光,飞鸟投远碧。

蛮荒谁复爱,秾秀安可适。

岂无避世士,高隐鍊精魄。

谁能从之游,路有豺虎迹。

形式: 古风

和经父寄张绩(其二)

半通官职万人才,卷蓄经纶未得开。

鸾凤托巢虽枳棘,神仙定籍已蓬莱。

但存漆室葵心在,莫学荆山玉泪哀。

倚伏万端宁有定,塞翁失马尚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经父寄张绩(其一)

解纵枭鸱啄凤凰,天心似此亦难详。

但知斩马凭孤剑,岂为摧车避太行!

得者折腰犹下列,失之垂翅合南翔。

不如长揖尘埃去,同老逍遥物外乡。

半通官职万人才,卷蓄经纶未得开。

鸾凤托巢虽枳棘,神仙定籍已蓬莱。

但存漆室葵心在,莫学荆山玉泪哀。

倚伏万端宁有定,塞翁失马尚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