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寄李之问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翻译

你离开凤城的时候,玉楼是变得那样的惨白,花朵也开得如此悲愁。就连为你饯行的莲花楼下,那柳树也显得青青悠悠。我举起酒杯唱一首《阳关曲》为你送别,伴你过了一程又一程,却终需分离!
真希望能和你在梦中相会,但是好梦又难寻成。有谁知道我此时的情怀?我只有在枕上默默流泪,而天也在阶前暗暗飘雨,隔着窗儿,里外一起滴到天明!

注释

鹧(zhè)鸪(gū)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等。
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
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莲花楼:饯饮之处。
阳关:即《阳关曲》,古人送别时唱此曲。
人人:那个人,指所爱的人。
程:里程,古人称一站为一程。

鉴赏

这首宋词《鹧鸪天·寄李之问》是宋代女词人聂胜琼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和主人公的心境。"玉惨花愁出凤城",开篇便渲染出一种凄美哀婉的气氛,仿佛带着离别者的愁容与京城(凤城)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莲花楼下柳青青",莲花楼与青青杨柳,既点出地点,又寓含着依依惜别的意象。

"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在酒杯前唱起《阳关三叠》,这是离别时的传统习俗,而第五程意味着即将踏上遥远的旅途,词人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深深的不舍。"寻好梦,梦难成",表达了主人公试图在梦中寻找安慰,却发现自己无法入睡,内心的痛苦难以排解。

"况谁知我此时情",进一步强调了词人此刻无人理解的孤独和深切的思念。"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泪水与窗外的雨声交织,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彻夜难眠,思念之情如雨水般滴滴答答,直到天明。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离别时的伤感与无尽的思念,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

聂胜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都下名妓,生卒年不详。与李之问情笃。李归家分别后五日,她以《鹧鸪天》词寄之。李妻见词而喜,助夫娶回为妾。《全宋词》存其词一首,即《鹧鸪天》

相关古诗词

游洞霄

吾闻洞霄山水妙天下,缭白萦青胜图写。

九重扃钥极深严,一岫宽闲更潇洒。

倚空天柱何孤高,诸峰罗立犹儿曹。

长松怪石入题品,金堂玉室供游遨。

此地隐居皆胜士,道骨仙风绝尘滓。

就中俞子最少年,烱若芙蓉映秋水。

青鞋布袜千里来,一见使我昏眸开。

谈空说有坐终日,舌涛衮衮生风雷。

鄙夫未愚晚闻道,寄傲嵌岩事幽讨。

只缘方寸无荆棘,渐喜丹田熟梨枣。

人生百岁空自忙,读书博塞俱亡羊。

劝君火急烹铅汞,莫待倒景飞屋梁。

春风又放莺求友,烟外暗黄初著柳。

南行傥遇置书邮,莫忘超然北山叟。

形式: 古风

秀文楼

讲馀衣袂受风轻,来与阑干共晚晴。

山倚南云屏迤逦,江迎西月锦鲜明。

道心千古飞鸢接,秋意一楼宾雁横。

老柏上头天尺五,莫歌金石出商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登碧落堂

渺渺桑田注白波,幽幽花洞忆真多。

丹成已在风烟上,鹤返其如城郭何。

月下清池明老剑,云凝碧落听笙歌。

五陵王气龙沙近,傥乞飞霞侍玉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祥符寺

诸峰回合处,古木抱松林。

月占秋廊静,云侵昼殿阴。

有泉通石眼,不火沸池心。

洗净多生垢,天风更梵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