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白鹤子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

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

形式:

翻译

鸟儿在花影中鸣叫,人站立在白墙之巅。
春天的气息如两缕细线相连,秋天的水面泛起双倍涟漪。

注释

鸟:鸟类动物,这里指春天的鸟儿。
啼:鸣叫。
花影:花的影子,形容环境优美。
人立:人站立。
粉墙:白色的墙壁,可能指代庭院或宅院。
头:顶部,这里指墙的顶端。
春意:春天的气息或意境。
两丝牵:像两根线一样连绵不断。
秋水:秋天的水面,可能指湖水或池塘。
双波溜:两个连续的水波,形容水面的波动。

鉴赏

这首元代关汉卿的《正宫·白鹤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春日画面。首句“鸟啼花影里”,以鸟儿的鸣叫和花影摇曳,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热闹与活力。次句“人立粉墙头”,则通过人物的静态形象,让人感受到春光中的人们对美景的欣赏和留连。后两句“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进一步深化了春的气息,以“两丝牵”形容春意的缠绵,以“双波溜”比喻秋水的波动,巧妙地将春与秋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展现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敏感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整体上,这首小令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61)

关汉卿(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 号:已斋(一作一斋)
  • 生卒年:约1220年──1300年

相关古诗词

【正宫】白鹤子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

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

形式:

【南吕】一枝花(其一)不伏老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

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

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

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形式:

【南吕】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形式:

【南吕】四块玉.闲适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

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