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正公遗像与王东庐

古画从来宝绘堂,遗君敢借旧珍藏。

貌存故国三公贵,泽衍来孙百世芳。

家庙几年成阙典,宗枝此日倍增光。

当时种德根苗远,分得槐阴到鹤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古画自古以来都是珍贵的收藏在宝绘堂中,我大胆地借给你这些旧时珍品。
画中的面容保留着故国三公的尊贵气度,恩泽绵延到子孙后代,百年流芳。
家族祠堂多年未能举行应有的祭祀,今日你的到来使它增添了光彩。
当初积德行善的种子深深扎根,如今分得的福荫延伸到遥远的鹤乡。

注释

古画:古代珍贵的绘画。
从来:自古以来。
宝绘堂:珍贵书画收藏的地方。
遗君:赠予你。
旧珍藏:旧时的珍品。
貌存:容貌犹存。
故国:过去的国家或家族。
三公贵:地位显赫的官员。
泽衍:恩泽流传。
百世芳:世代传扬。
家庙:家族的祠堂。
阙典:缺失的祭祀仪式。
宗枝:家族分支。
倍增光:增添光彩。
当时:当初。
种德:积德行善。
根苗:根基和后代。
分得:分享得到。
槐阴:槐树下的阴凉,象征福荫。
鹤乡:隐喻长寿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黄庚为文正公(即范仲淹)的遗像赠予王东庐而作,表达了对文正公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的敬仰与怀念。首句“古画从来宝绘堂”以古画比喻文正公的形象珍贵,如同稀世之宝。次句“遗君敢借旧珍藏”则表达了诗人将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交付给王东庐的谦恭与信任。

“貌存故国三公贵,泽衍来孙百世芳”两句,通过赞美文正公的高贵品格和对后世子孙的深远影响,强调了他的道德典范作用。"三公贵"象征其地位崇高,"百世芳"则寓意其美德流传久远。

“家庙几年成阙典,宗枝此日倍增光”写出了文正公家族因他的贡献而受到尊崇,家庙的祭祀成为重要的家族传统,今日更显荣耀。最后,“当时种德根苗远,分得槐阴到鹤乡”以槐荫和鹤乡象征文正公的仁德如槐树般繁茂,其精神将庇荫后人,直至遥远的地方。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通过对文正公形象的描绘和对其美德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和对传承美德的期待。

收录诗词(436)

黄庚(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字:星甫
  • 号:天台山人
  •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送别胡汲古

自怜身是客,又送客登舟。

虽有重来约,难禁一别愁。

风烟迷柳驿,草树暗春洲。

后夜怀人处,山空月满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张伯威提举

人生聚散等浮沤,忆昔过从与胜游。

棋局敲残清夜月,菊花吟老半窗秋。

客中送客难为别,山外看山总是愁。

回首片帆江路远,疏烟斜雨到西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张按察移节江陵

满载琴书事宦游,皇皇使节重咨诹。

蒲帆风饱三千里,绣斧霜寒十六州。

荆渚行观新德政,越人共忆旧风流。

市桥衰柳难攀折,只拗梅花送去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姜仕可去馆

行止非人可豫谋,爱君无计为君留。

张仪失策犹存舌,穆傅知机可掉头。

黯黯别怀江路晚,萧萧行李驿亭秋。

明年我亦携书去,不落人间第二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