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去去扁舟对晚晖,晴和直欲减绵衣。
风来一阵芦花过,祗道春残柳絮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末的景象,诗人坐在扁舟之上,面对着晚霞。"晴和直欲减绵衣"表达了一种温暖舒适的气候,让人感到轻松愉快,不再需要厚重的衣服。"风来一阵芦花过"写出了微风吹拂,带来了芦花的场景,而"祗道春残柳絮飞"则表达了春天即将过去,小柳絮随风飘舞的意象。
整首诗通过平和的笔触勾勒出一个静谧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切的情感。同时,它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春愁,表达了对于即将逝去之美好的留恋。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悠悠涧边人,溅溅涧中水。
水流无返时,人生流水耳。
境空纳风月,心远辞埃尘。
终日穷目力,得景亡天真。
逝波不可回,白鸟不可驯。
古人成感慨,今人犹古人。
旧说头陀坐石巅,披肩坏衲不知年。
空岩圣得头陀号,啼鸟枯松也解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