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黄云城边的乌鸦将要归巢了,归来后在树枝上哑哑地啼叫。
在织机中织布的秦川女子,隔着碧绿如烟的纱窗看着窗外喃喃自语。
放下织梭,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怅然若失,独守空房,泪如雨下。

注释

黄云城边:一作黄云城南。
乌欲栖:梁简文帝《乌栖曲》:“倡家高树乌欲栖。
”乌欲栖,敦煌残卷本作“乌夜栖”。
哑哑:乌啼声。
机中织锦:一作“闺中织妇”。
秦川女:指晋朝苏蕙。
碧纱如烟:指窗上的碧纱像烟一样朦胧。
梭:织布用的织梭。
其状如船,两头有尖。
怅然:忧然若失的样子。
远人:指远在外边的丈夫。
怅然:一作怅望。
“停梭”二句:一作“停梭向人问故夫,知在关西泪如雨”。
独宿孤房:一作“欲说辽西”。
孤:一作“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黄昏时分的画面,乌鸦栖息于城边的树枝上,它们的叫声低沉而哀婉。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的两句则切入到秦川一位织女的情感世界,她在机中织锦,碧纱如烟隔窗而立,透过轻纱听到的是她低低的诉说。这不仅是对织女生活状态的描绘,也是对其内心情感的暗示。

诗人随后转向自己的心境,停下梭子,陷入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中。最后一句“独宿孤房泪如雨”则更深化了这种孤独与哀伤的情绪。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一种感受和态度。

整首诗以其清新隽永的语言,细腻生动的描写,以及深沉内敛的情感,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些哑哑的鸟鸣声,看到那织女隔窗的模糊轮廓,更能感受到诗人孤独宿处时泪如溪流的心境。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杂曲歌辞.长相思三首(其三)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歌辞.长相思三首(其一)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杂曲歌辞.长相思三首(其二)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空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犹闻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