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九鲤湖

仙人蝉蜕几经年,山水胜处今依然。

长驱九龙叱雷电,高跨九鲤升云烟。

武夷九曲此幻相,灵砂九转成丹铅。

黄鸡白犬得一舐,翩翩高举红轮边。

我家去此可三舍,欲识仙灶无因缘。

朅来乞取方匕剂,要使凡骨成飞仙。

群仙骈头顾我语,笑指巨鳌在深渊。

觅丹他日来未晚,且与一钓六鳌连。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仙人蝉蜕已多年,山水美景依旧在。
驾驭神龙驱雷霆,飞跃九鲤升云霄。
武夷山中九曲路,幻象显现炼金丹。
灵药九转化铅汞,黄鸡白犬尝一口。
离家至此有三程,欲见仙炉无缘份。
前来求取仙丹方,期盼凡骨化仙人。
众仙聚首向我说,笑指巨鳌深渊旁。
寻丹之日尚不迟,暂且垂钓六鳌旁。

注释

蝉蜕:比喻超脱尘世。
山水胜处:风景优美的山水之地。
九龙:神话中的神龙。
灵砂:道教炼丹中的神秘材料。
黄鸡白犬:象征凡俗生活。
三舍:古代三十里为一舍,表示距离遥远。
仙灶:神仙炼丹的炉灶。
朅来:往昔,过去。
方匕剂:指仙丹或秘方。
巨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或大鱼。
六鳌:六个大鳌,可能象征六种不同的目标或挑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人在自然山水之间修炼成仙的景象。开篇"仙人蝉蜕几经年,山水胜处今依然",设定了仙境不变的情景,而仙人的形貌则如同蝉蜕般历经岁月变化。

接着"长驱九龙叱雷电,高跨九鲤升云烟",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仙人驾驭着九条龙在雷霆中飞驰,跨越九条鲤鱼腾跃于云端,展现了仙人的非凡本领和与自然力的融合。

"武夷九曲此幻相,灵砂九转成丹铅"则暗示修炼过程的艰难和神秘,其中武夷山的九曲之水象征着修炼的层层深入,而"灵砂九转成丹铅"则指的是通过九次变化,将凡物转化为仙丹。

诗中还出现了生动的细节,如"黄鸡白犬得一舐,翩翩高举红轮边",描绘了一幅仙境中的和谐画面,其中黄鸡白犬象征着吉祥与纯洁,而仙人则轻松地高举着红色的法轮。

接下来的"我家去此可三舍,欲识仙灶无因缘"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已成仙者的向往和敬佩,但又感到自己与其之间的差距无法逾越。紧接着"朅来乞取方匕剂,要使凡骨成飞仙"则显露了诗人对于获得仙药、达到成仙境界的渴望。

尾联"群仙骈头顾我语,笑指巨鳌在深渊。觅丹他日来未晚,且与一钓六鳌连"中,群仙聚首听取诗人之言,他们笑着指向远处深渊中的巨大鱼鳌,而诗人则表达了寻找仙丹的决心,并与自然界中神秘生物——六鳌保持联系。

这首诗通过对仙境和修炼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凡尘、追求永恒生命的向往,以及他对于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敬畏之心。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题名士蔡伟叔宣子文集

书眼昏眵久,今逢刮膜篦。

诗编云岫序,文卷水心题。

富艳濯江锦,清寒印月犀。

行行遇知己,莫叹橐无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题听蛙轩

白杜诗人大方家,诗两牛腰书五车。

高谈世事坐扪虱,大扁丈室名听蛙。

我见东野低头拜,三年未了听蛙债。

蛙有何好君赏音,从黾得蛙自尊大。

君胡不听高冈丹凤鸣,又胡不听华亭鹤唳声。

答云二物不间出,吾与此蛙别有情。

年来凤去避矰弋,梧桐其栖竹其食。

有时伸喙鸣朝阳,反被妖乌豪鹞击。

鹤亦远引归辽东,无缘得近华清宫。

纵鸣九皋许嘹唳,流矢伤翼愁天翁。

不如且听蛙声好,唤回梦觉春池早。

纵饶翡翠上苕兰,差胜蛩螀啼露草。

王子掉头曰不然,夫君标致如胎仙。

富家有子比雏鹓,吾道岂得长迍邅。

不妨少待两三年,一鸣惊人飞冲天。

群蛙蜿蠕何足怜,弃置官池任啾喧。

形式: 古风

题致爽轩诗

明珠积斗满金籯,时人逐臭如苍蝇。

公子一过掩其鼻,长物何足污吾清。

蕊珠午夜鸣玉珂,五侯门下肩相摩。

公子有腰不可折,势利不屈惟高歌。

试问公子何所欲,有山数笏青如玉。

我将致之襟袖间,山若肯来吾愿足。

渊明灵运不再生,青山白云谁主盟。

佳哉公子有具眼,终日看山无俗情。

我来假馆翁不靳,山下梅花动诗兴。

一语刮破俗子盲,两字清高用不尽。

形式: 古风

题惠安赖汝恭溪山风月亭

亭俯清漪揖翠岑,好风吹面月盈襟。

濯缨孺子沧浪兴,抱膝高人梁父吟。

流转韶光兰满砌,婆娑秋景桂成林。

为君唤起栖梧凤,瑞旦来仪磬乐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