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

伊昔升平事,中州见最先。

洛花凝晓月,巩树霭寒烟。

相业归貂宠,胡尘溺汉天。

几多垂白叟,涕泪日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昔日的太平景象,我最早在中原亲眼所见。
洛阳的花朵在清晨的月光下凝结,巩县的树木笼罩在寒冷的烟雾中。
显赫的功业换来了貂蝉般的荣宠,胡尘侵入汉家的天空。
有多少满头白发的老者,每日泪水涟涟,心痛不已。

注释

伊昔:昔日。
升平:太平。
事:景象。
中州:中原。
见:亲眼所见。
洛花:洛阳的花朵。
凝晓月:在清晨的月光下凝结。
巩树:巩县的树木。
霭寒烟:笼罩在寒冷的烟雾中。
相业:显赫的功业。
归貂宠:换来了貂蝉般的荣宠。
胡尘:胡人入侵的尘土。
溺汉天:侵入汉家的天空。
垂白叟:满头白发的老者。
涕泪:泪水。
日潸然:每日泪水涟涟。

鉴赏

这首诗名为《怀旧》,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以及对国家衰落的感慨。首句“伊昔升平事”直接点出诗人追忆的是过去的太平景象。接下来,“中州见最先”暗示了诗人作为中原人士,亲历了那段美好的时光。

“洛花凝晓月,巩树霭寒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洛水边的花朵在晨曦中闪烁,巩县的树木笼罩在淡淡的寒烟之中,展现了当时的繁荣与安宁。

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对过去的赞美中,而是笔锋一转,写到“相业归貂宠,胡尘溺汉天”,意指权臣的荣华富贵伴随着国家的衰败,外族的入侵使得汉家天下陷入困境。这里的“胡尘”象征着战乱和外敌的侵扰。

最后两句“几多垂白叟,涕泪日潸然”揭示了诗人对于老一辈人的深深同情,他们亲眼见证了国泰民安到国破家亡的巨变,每日涕泪纵横,悲从中来。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和对故国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怀济北弟侄

久客思吾子,生涯滞故乡。

独携高士传,翻忆紫香囊。

合榻言犹在,同堂乐未央。

翩翩春草梦,随意绕池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我生

我生初世本尧年,大厉群哇不谓然。

方喜神光射天下,忽惊烽火到甘泉。

寺人衮服参岩庙,宫女素衣游市廛。

一道德来千道会,试开言路问群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我昔题南庄壁

我昔柴门宜乐只,田园远近亦康哉。

花摇笠顶唱歌去,草塞瓶头沽酒来。

白叟披衣论甲子,青禽哺乳占莓苔。

岂期一日胡尘起,南北东山俱可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抚古

抚古论今百感生,兴亡异世实同情。

鬼神能告广陵散,才智无如大厦倾。

天御日躔归故国,江潮淮浦漫新城。

论都不及百世事,谁为君王致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