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成伯兼戏禹功

金钱石竹道傍秋,翠黛红裙马上讴。

无限小儿齐拍手,山公又作习池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秋天路边的金钱石竹花开,少女们骑马唱歌穿红裙。
无数小孩欢快地鼓掌,山公又像往常一样去习池游玩。

注释

金钱石竹:一种秋季开花的植物,可能象征着秋天的景色。
翠黛:青绿色的,形容女子的秀发或衣饰。
红裙:红色的裙子,代表女子的装扮。
马上讴:骑在马上唱歌。
无限:众多,无尽。
小儿:小孩子。
齐拍手:一起鼓掌。
山公:指代醉酒的人,这里可能是对某位豪放不羁的人物的昵称。
习池:一处有水池的地方,可能是个公园或者游乐场所。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秋天金钱石竹旁边骑马行走时的心境和所见。诗中“翠黛红裙马上讴”一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翠黛指的是眉毛如同翡翠一般的女子,她们身着红色衣裳,在马背上高声歌唱,展示了诗人眼中的一片欢乐景象。

“无限小儿齐拍手”则描写了一群孩子们随着节奏拍手欢庆,这种场景充满了童真和喜悦之情。最后一句“山公又作习池游”,是指诗人自己,又一次去池塘边散步,可能是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在进行一种心灵上的洗礼。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他那份超脱世俗的淡然情怀。通过这短短几句话,苏轼勾勒出了一个秋日里欢乐与宁静并存的美好时刻。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寄黎眉州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馀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赵郎中捕蝗见寄次韵

麦穗人许长,谷苗牛可没。

天公独何意,忍使蝗虫发。

驱攘著令典,农事安可忽。

我仆既胼胝,我马亦款矻。

飞腾渐云少,筋力亦已竭。

苟无百篇诗,何以醒睡兀。

初如疏畎浍,渐若决澥渤。

往来供十吏,腕脱不容歇。

平生轻妄庸,熟视笑魏勃。

爱君有逸气,诗坛专斩伐。

民病何时休,吏职不可越。

慎毋及世事,向空书咄咄。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登常山绝顶广丽亭

西望穆陵关,东望琅邪台。

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

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

嗟我二三子,狂饮亦荒哉。

红裙欲仙去,长笛有馀哀。

清歌入云霄,妙舞纤腰回。

自从有此山,白石封苍苔。

何尝有此乐,将去复徘徊。

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

弃置当何言,万劫终飞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薄薄酒二首,并引(其一)

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珠襦玉柙万人祖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

夷齐、盗蹠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两都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