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其二)

根触回肠始欲愁,何方聚窟觅神洲。

九原已渺空魂断,五夜相亲只梦游。

壮不如人磨砚老,富原有术执鞭求。

元龙意气销都尽,懒向高楼最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杂感(其二)》由清代诗人杜友房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与感慨。

首联“根触回肠始欲愁,何方聚窟觅神洲”,以“根触”比喻内心的触动,引发出深深的忧愁。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个精神寄托之地,却不知何处可寻,流露出一种迷茫和失落的情绪。

颔联“九原已渺空魂断,五夜相亲只梦游”,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九原,此处借指已逝去的亲人或朋友,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五夜,可能是指夜晚的五个时段,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强调了现实中的孤独与虚无感。

颈联“壮不如人磨砚老,富原有术执鞭求”,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前一句“壮不如人磨砚老”表达了对自己才华未能施展、年华易逝的感慨;后一句“富原有术执鞭求”则可能是对追求财富与地位方式的质疑,暗示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尾联“元龙意气销都尽,懒向高楼最上头”,以三国时期名将陈元龙(陈登)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豪情消逝、不愿再登高望远的心境。这里既有对过去豪情壮志的追忆,也有对现实无力改变的无奈与放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生命体验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0)

杜友房(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感(其三)

春韭秋菘处士肴,此生无分近螭坳。

关河旅榇伤同气,风雨蘧庐忆故交。

守拙久耽中散懒,安贫谁解子云嘲。

欲从静里参禅味,清磬初闻第一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杂感(其四)

敢援捷径舍康庄,自愧平生少寸长。

几辈从戎鞭力健,频年煮字墨痕香。

空余摇落三椽屋,只合投闲半亩塘。

却忆芳郊行乐处,好花无限媚春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龚寅谷梁溪返棹图

三篙滑笏波纹绿,瓜皮艇子清溪曲。

飞絮因风宛转飏,落花如雨参差续。

亭亭九峰削青玉,苍翠空濛看不足。

立堠倾欹俯碧流,浮图突兀撑红旭。

渲染烟云归尺幅,江乡景物萦心目。

故园已是莽榛芜,秀嶂依然妙林麓。

我亦飘零书剑身,君为五斗折腰人。

从头却话家山旧,过眼空怜岭峤春。

一瓯香啜蛮溪茗,千里羹思吴下莼。

何当共泛蓉湖棹,芳草垂杨兴问津。

形式: 古风

题李刚烈公遗像敬成五律四章(其一)

闻说干镆器,腾辉正少年。

万言空献策,一障竟乘边。

小试原堪惜,孤忠更懔然。

东林遗泽在,大节继先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