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堂讲罢示诸生讲义

紫阳坛上静焚香,石洞风来夏阁凉。

出谷世情暄自暖,横经吾分说偏长。

数年孔易竟何学,终日回言祇此堂。

为语舜徒休孟浪,明明仁义是周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书堂内静谧的学习氛围与对儒家仁义之道的深刻探讨。首联“紫阳坛上静焚香,石洞风来夏阁凉”以紫阳坛的清幽和石洞送来的凉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学习环境。颔联“出谷世情喧自暖,横经吾分说偏长”则通过对比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强调了深入经典、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颈联“数年孔易竟何学,终日回言祇此堂”表达了长时间研读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深意,以及在书堂中不断思考、反复阐述的学术追求。尾联“为语舜徒休孟浪,明明仁义是周行”则是对学生们提出期望,希望他们能像古代圣贤一样,言行一致,将仁义之道贯彻于日常生活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

收录诗词(66)

郑廷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调仪制郎,升吏科给事中,晋工科左给事,擢江西提学,迁江西参政。以母老乞归,筑室石湖,著书自娱,累荐不起。祀乡贤。著有《藿脍集》、《兰省集》、《掖垣集》、《学台集》、《石湖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九、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等有传。诗,以明陈是集编《溟南诗选》(民国二十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卷二所收郑诗为底本,参校同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海南丛书》第六册所收之《石湖遗集》。集外诗附于后

  • 字:元侍
  • 号:一鹏
  • 籍贯:琼山

相关古诗词

十月望后过东林望庐山和韵

庐山相见已销愁,入眼青葱总旧游。

草色尚留三峡雨,雁声犹送九江秋。

连天霞树层层出,落涧寒泉滚滚流。

遥问锦厓何处见,题痕应在白云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李东泉明府得予圭墨以诗来谢因以联答和韵

金龙初试墨池新,冻雨浓云细可论。

笔底风雷浑未散,尊前珠玉岂应贫。

呼嵩道士增声价,濡鬓仙郎识急真。

遥想赤虬蟠结地,悬知不负草玄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三月六日云雨大作和蔡隐者韵

三月雷声撼太空,海云送雨入墙东。

黄芽畦上惊鸡黍,白缕离边覆宛童。

冒水诗邮如有意,冲泥门巷可能通。

君公若为三农喜,何惜春心两颊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九月客至齐云山登高用东泉韵二首(其一)

客至披云揽石龙,乘风飞度最高峰。

尊前日出甘同醉,眼下天空信可容。

丛菊有缘还对面,文霓何意独摩胸。

凭谁记取留题处,千古磨崖是笔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