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六)

一笛起城角,吹破小梅愁。

东风犹未,谁遣春信到吾州。

闻得东来千骑,鼓舞儿童竹马,和气与空浮。

桃李未阴处,准拟种千头。今太守,宋人物,晋风流。

政成谈笑,不妨高兴在南楼。

只恐蓬莱仙伯,合侍玉皇香案,难作寇恂留。

约住紫泥诏,凭轼且优游。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一笛起城角,吹破小梅愁。" 这两句以笛子声响开篇,笛声如同春风,将冬日梅花的寂寞之情一扫而空。笛音悠扬,穿越城市的角落,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东风犹未,谁遣春信到吾州。" 这里写的是春天的消息来得有些突然,似乎是由某种神秘力量传递至此。东风不仅带来了温暖,也承载着生机与希望。

"闻得东来千骑,鼓舞儿童竹马,和气与空浮。" 这段描写了春日里一幅欢快的画面:成群结队的骑士从东方而来,他们的到来带动了整个村庄的喜悦,连孩子们玩耍的小竹马也被这股热烈的情绪所感染,似乎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和煦起来。

"桃李未阴处,准拟种千头。" 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计划在尚未成荫的桃李之地,种下千棵树木,预示着生机勃勃、美好事物即将到来的信息。

"今太守,宋人物,晋风流。政成谈笑,不妨高兴在南楼。" 这里写的是诗人对现任太守的赞赏,他是宋代的人才,又有着晋代那样的风度。他治理政事得当,与人交谈时谈笑风生,丝毫不见繁琐之态,因此他在高耸的南楼上享受着这份清净与喜悦。

"只恐蓬莱仙伯,合侍玉皇香案,难作寇恂留。约住紫泥诏,凭轼且优游。" 诗人表达了对那些已成仙的高士们的敬畏之情,他们或许在天界侍奉着玉皇大帝,不再为尘世所累。而诗人自己则希望得到神仙的恩赐,获得自由自在地游历天地之间的机会。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鲜活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期待与向往的春日世界。

收录诗词(58)

杨炎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 生卒年:1145—?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四)呈赵总领

买得一航月,醉卧出长安。

平堤千里过尽,杨柳绿阴间。

依约晓莺啼处,认得南徐风物,客梦恍惊残。

重到旧游所,如把画图看。英雄事,千古意,一凭阑。

惜今老矣,无复健笔写江山。

天上人间知己,赖有使星郎宿,照映此尘寰。

准拟五湖去,为乞钓鱼竿。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送张史君

父老一杯酒,争劝史君留。

可怜桃李千树,无语送归舟。

听得拈笙玉指,都把万家遗爱,吹作许离愁。

倚醉袖红湿,生怕夕阳流。问君侯,今几日,到东州。

还家时候,次第梅已暗香浮。

只恐道间驿使,先寄调羹消息,归去总无由。

鼎铉功名了,徐赴赤松游。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七)

踏碎九街月,乘醉出京华。

半生湖海,谁念今日老还家。

独把瓦盆盛酒,自与渔樵分席,说伊政声佳。

竹马望尘去,倦客亦随车。听熏风,清晓角,韵梅花。

人家十万,说尽炎热与咨嗟。

只恐棠阴未满,已有枫宸趣召,归路不容遮。

回首江边柳,空著旧栖鸦。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玉人歌

风西起。又老尽篱花,寒轻香细。

漫题红叶,句里意谁会。

长天不恨江南远,苦恨无书寄。

最相思,盘橘千枚,脍鲈十尾。鸿雁阻归计。

算愁满离肠,十分岂止。倦倚阑干,顾影在天际。

凌烟图画青山约,总是浮生事。

判从今,买取朝醒夕醉。

形式: 词牌: 玉人歌